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州人的“婚纱浪潮”
引用本文:冯穗文.广州人的“婚纱浪潮”[J].南风窗,1986(7).
作者姓名:冯穗文
摘    要:“啪,啪啪!”鞭炮奏鸣,迎亲“的士”按着欢快的喇叭,行人举目注视,左邻右里探头张望……婚礼进行曲的第一乐章,一开始就是一个小高潮。男女公民“结婚”,根据我国的婚姻法,是从男女双方婚姻登记之日算起。然而,人们更看重迎亲、摆喜宴的日子,以此为正式“结婚”。这两个日期往往相差甚远,三五个月,一年半载,甚至更长的时间。造成这个“时间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广州市新人的洞房中,你往往会看到:一帧精美的婚纱相,或端正地挂在墙壁上,或郑重地陈设在柜台面。原来新郎新娘早就进行过一次彩排。于是,有人把照结婚相,登记结婚,作为这支多情的婚礼进行曲的序曲。拍结婚照,是地道的“引进项目”。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禁锢了人们的头脑。老一辈的新郎哥,不少是在拜堂完毕,揭开了新娘头上的红巾,夫妻才第一次见面。在进洞房前去照什么结婚相,那是不可思议的。广州人现时对结婚相的“引进”是完全没有消化的。留心观察一下大街上的照相馆,橱窗中挂出的“样板”,都是一个模式——新郎穿正统的西装,领带;新娘披戴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