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型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与培育路径创新研究——赋权的视角
引用本文:魏程琳,史明萍.新型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与培育路径创新研究——赋权的视角[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1,43(5):110.
作者姓名:魏程琳  史明萍
作者单位:1同济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党建引领下的农村“三治”协同机制构建研究”(19CDJ03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进程中西部农村社会组织的生长机制与培育路径研究”(18YJC840039)
摘    要: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赋权下,新型社会组织取得快速发展,基层新型农村社会组织更是发挥了实现社会善治、弥补市场失灵、整合社会力量等功能。地方政府基于社会稳定、治理创新、治理成本等考量,对新型农村社会组织采取容忍、赋权、限权、混合控制等不同策略。在此情况下,国内各类型农村社会组织培育模式总体上面临着农民主体意识弱、组织能力差、资源整合度低等问题。因而,新型社会组织建设应以社区资源整合为基础、以赋权农民为主体、以组织能力建设为中心,激发乡村建设内在活力,增进国家农民互信互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关 键 词:社会组织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制度环境  赋权  
点击此处可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