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末位淘汰制对大学德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引用本文:黄菊枝.末位淘汰制对大学德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精神文明导刊,2005(4):54-55.
作者姓名:黄菊枝
摘    要:末位淘汰制原在企业人事管理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实行。企业人事部门与政府机关单位每年底对工作人员进行综合测评,根据其工作业绩等情况量化排序,对排在最末的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淘汰。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克服学分制下不少大学生满足于60分万岁,不思进取的现象,北大等许多高校纷纷引进末位淘汰制。从1992年开始,北京大学就对大学生实行考试成绩末位淘汰制。为杜绝100%的通过率,北大原则上把各门功课的不及格率控制在1—10%之间,如果某门课程出现了学生全部及格的现象,学校将追究老师的责任。

关 键 词:大学生  大学德育  末位淘汰制  北大  不及格率  考试成绩  学分制  企业人事管理  实行  工作业绩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