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治理视域下“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实践机制与完善路径——基于赣南G村的田野调查
引用本文:崔盼盼.治理视域下“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实践机制与完善路径——基于赣南G村的田野调查[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3):17-24.
作者姓名:崔盼盼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摘    要:“第一书记”制度是传统时期干部下乡制度的延续。在扶贫阶段,主要从资源的视角对“第一书记”制度展开研究,在治理转型的背景下,从治理的视角重新定位和阐释“第一书记”制度的实践逻辑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性。治理视角强调“第一书记”制度作为一套新的治理体系,发挥资源输入、组织培育、制度引入和文化建设等多元治理功能,其实践逻辑表现为角色定位清晰化、功能发挥多元化、职责边界有限化。“第一书记”制度应该从顶层设计、基层组织和村庄社会这三个层面来完善。为进一步激励制度活力“第一书记”制度与基层治理现代化之间有着内在衔接性,表现在其与转型社会的契合性和与治理现代化的亲和性两方面。由此,“第一书记”制度和第一书记可以作为国家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制度载体和治理抓手,在国家治理和乡村治理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 键 词:“第一书记”制度  乡村治理  多元治理功能  基层治理现代化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