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为什么当前“小农水”建设的投入是低效的?——以鄂中拾桥镇为例
引用本文:袁松,邢成举.为什么当前“小农水”建设的投入是低效的?——以鄂中拾桥镇为例[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10(3):29-32.
作者姓名:袁松  邢成举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税改之后,乡村水利体制经历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然而,在国家逐渐退出的同时,农民却无法实现供水区域内的大范围合作。为了提高取水时的排他性,农户使用小型水泵以实现从水库到农田的精确对接,而距离水库较远的农户不得不毁田挖堰或者在田边打井。在这种格局下,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但是,这些资金无法找到一个有效的承接载体。最后的结果是,农民私人投资的小型堰塘和机井获得大量补助,而公共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依然破旧如故。我们的建议是,通过改革农业用水机制来改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效果。

关 键 词:农田水利  税费改革  用水模式  以奖代补  农民合作

Analyses on the Input Inefficiency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Take the Town of Shiqiao as An Exampl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