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现代文学中“奔月”“射日”神话题材重写及价值取向
引用本文:景莹.现代文学中“奔月”“射日”神话题材重写及价值取向[J].求索,2015(1):148-152.
作者姓名:景莹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SJB750013)
摘    要:现代文学中有一组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为题材的小说,分别是鲁迅的《奔月》、谭正璧的《奔月之后》、邓充闾的《奔月》和吴祖光《嫦娥奔月》。四位作家在运用神话元典的同时,又分别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相联系,揭示神话重写的现实意义。鲁迅通过嫦娥、逢蒙对羿的背叛表述了个人启蒙庸众失败的悲哀;谭正璧以后羿理性对待嫦娥飞升的事实,表达不能以一己之利害牺牲国家利益的民族责任感;邓充闾则通过高喊拥护"权与力"的羿,表达对"战国策派"的不满;吴祖光以作威作福的羿被人民推翻来警告1940年代后期国民党统治的不义行为。作家们在不尽相同的历史语境下,在原有的神话中通过增删情节,达到各自的表达需要,四个文本不仅与元典神话互相指涉,而且也彼此相互指涉,既保留原始神话的概貌,又具有现实意义,在意味深长的文本间性中,表现出作家不同的价值取向。

关 键 词:“奔月”  “射日”  神话重写  价值取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