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民至上理念的科学构成
引用本文:周银珍.人民至上理念的科学构成[J].求知,2023(7):21-24.
作者姓名:周银珍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理论与新时代中国实践路径研究”(2020SJZDA004);;2020年江苏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历程研究”(20HQ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正>“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人民至上是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的宝贵的历史经验;坚持人民至上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所在,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基所在。没有人民至上就没有民心,就没有“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至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毛泽东思想中为人民服务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新的执政理念,其背后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明确的动力源泉、鲜活的实践要求、确切的奋斗目标和永恒的理想追求。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