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非制度化生存的社会学分析
引用本文:孟宪平.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非制度化生存的社会学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1):62-69.
作者姓名:孟宪平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基金项目:2010年度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制度化行为的负面效应及其治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0BZZ001);第四十八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非制度化生存的负面效应及其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10048116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当代中国社会中的非制度化生存是传统社会中旧式人际关系、传统文化陋俗、封建思想残余、社会转型中的制度真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非制度化生存的蔓延,破坏着正常的社会风气、正常的人际关系、正常的社会秩序,影响着社会和谐、制度认同和党的权威。治理非制度化生存,要建立新型人际关系,消除非制度化生存的土壤;要完善新型制度规范,堵塞非制度化生存的作用渠道;要维护基本人权,减少非制度化生存的人文环境;要协调利益关系,压缩非制度化行为的生长空间;要完善诉求表达机制,降低非制度化生存主体的欲望指数。

关 键 词:中国  社会  非制度化  社会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