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激励机制
引用本文:薛浩,陈桂香.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激励机制[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
作者姓名:薛浩  陈桂香
作者单位: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3-2014年度高校学生管理与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资助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江苏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江苏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研究”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与特点.克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促进其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需要借鉴波特——劳勒的综合型激励理论.坚持以人为本、公平透明、系统全面、奖罚有道的原则,结合辅导员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需要,建立起满足他们不同层次需要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环境激励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增强,从而增强组织凝聚力和认同度.

关 键 词:高校  辅导员  职业倦怠  职业化  激励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