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恐怖活动犯罪中资助行为之内涵——从国际社会立法差异性角度进行的分析
引用本文:于志刚.恐怖活动犯罪中资助行为之内涵——从国际社会立法差异性角度进行的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19(2):1-8.
作者姓名:于志刚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100088
摘    要:国际社会对于恐怖活动犯罪中“资助”一词的立法理解在切入点存在着差异,此种差异在体现各自特色和优越性的同时,相互之间起着正面示范作用,也实际影响着国际反恐协作。本文认为在立法上,资助行为之主观要素,涵盖间接故意是国际社会的一致立法选择。资助对象,应当是“恐怖主义行为”而非“恐怖主义”,是“恐怖主义行为实施者”而非“恐怖主义行为”,是“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而非“恐怖分子”,是“恐怖活动组织”而非“恐怖组织”。用于“资助”的资产类型,包括实体资产和服务。“资助”行为的行为模式,包括一切提供物质帮助的行为。最后,在资助行为入罪化的价值取向上,应当注意与传统洗钱罪的冲突与整合。

关 键 词:犯罪  刑罚  恐怖犯罪  资助  国际刑法
文章编号:CN53-1143/D(2006)02-0001-08
修稿时间:2006年1月10日

Consideration on the Meaning of "subsidizing" in Terroristic Criminal Activity
YU Zhi-gang.Consideration on the Meaning of "subsidizing" in Terroristic Criminal Activity[J].Jorunal of Yunan University Law Edition,2006,19(2):1-8.
Authors:YU Zhi-gang
Abstract:
Keywords:Crime  Punishment  Terroristic crime  Subsidiz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