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德国和日本战后国家认罪道歉态度比较
作者姓名:王聪悦  李庆四
作者单位: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留学基金委;柏林自由大学;2. 中国人民大学
摘    要: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安倍谈话”以含蓄微妙的陈词反思了战争罪行并提及致歉、沉痛哀悼、殖民、侵略等字眼.然而,时隔一年,日本一些阁员不顾中韩等受害国反对再次参拜供奉身负血债的二战甲级战犯和美化侵略战争的象征——靖国神社.可见,安倍2016年看似诚恳的演说并未发挥国家道歉应有的消除历史怨恨、促进民族和解作用,反倒招致诸多批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日本应清晰明确交代那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性质和战争责任,向受害国人民作出诚挚道歉,与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划清界限,而不应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遮遮掩掩.①韩国对安倍谈话尤为不满,称其虽包含“道歉”措辞,但表述采用“过去式”,缺乏诚意,令人大失所望.②“安倍谈话”不仅使他的右翼支持者、政治反对派、中国、韩国难以接受,也让怀有疑虑的美国无法从中释怀.③与日本战后一贯的文过饰非姿态相比,同样作为二战策源地和战败国的德国则以诚恳的国家道歉赢得了受害方的谅解与世人的普遍尊重,同周边国家迅速和解,成为促进一体化、带动欧洲全面发展和改革的中坚力量.因此,有必要以日德道歉为题,就国家道歉内涵、方式、标准和动因加以考证,进而探索日本是否业已完成国家道歉,国家道歉之于民族和解、国家繁荣的力量何在.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