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稿费原先叫润笔,据考起源于隋朝。隋文帝杨坚让手下一个官员起草诏书,另一位官员在旁边开玩笑说:“笔干了。”又一位官员说:“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从此,文人按照别人的要求写文章、绘画、书法,得到一定的报酬,就叫做“润笔”。那时候的“润笔”即稿费的标准如何,似乎伸缩性相当大。除了有少数人“明码实价”地标明各种文体的报酬数目之外,其余的大都由索稿的一方按情况酌量付给,没有定准。裴晋公修福光寺,求文于皇甫浞。皇甫浞开价是每字索绢三匹。这是作者自己定的稿费标准。吕夷简60岁生日,求柳永写了一首词。写完后,报酬是蜀锦二端,吴绫四端。这是索稿人酌情付酬。柳永觉得稿酬太低,曾有词发牢骚说:“腹内胎生异锦,笔端舌喷长江。纵教匹绢字难偿,不屑与人称量。”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