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历史回顾: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
引用本文:高继宗.历史回顾: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J].中国减灾,2008(6):58-59.
作者姓名:高继宗
摘    要:1933年8月25日午后.四川茂县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附近崩塌的山石,在岷江干流水道自然堆积成三道堰塞坝,壅塞了江流。由南而北.一道坝在叠溪城下.坝高在160米以上:二道坝在叠溪西北1000米.坝高在100米以上;三道坝在二道坝以北2000米.坝高在100米以上,坝顶厚约300米.是三坝中规模最大的一道.三道堰塞坝把岷江水道截断成三个阶梯状堰塞湖.一湖面积最小.二湖面积稍大.三湖面积最大.湖水淹没上游长约12.5千米.最宽处约2千米。一道坝以下的岷江水道则开始断流。

关 键 词:叠溪地震  四川  历史  堰塞坝  二道坝  水道  岷江  坝高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