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易传》、《中庸》中的生态意识
引用本文:孙振华,张丽琴.《易传》、《中庸》中的生态意识[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6):27-29.
作者姓名:孙振华  张丽琴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易传》、《中庸》中蕴含的朴素生态思想对当前构建新的生态哲学在本体论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易传》提出“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物之所生之模式。《中庸》亦提出万物由“博、厚、高、明、悠、久”的“天地”所生出。既然万物均由天地化育,那么作为万物中的一分子的人与万物其它成员乃“民胞物与”,应该“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易传》中的“裁成辅相”和《中庸》里的“参赞化育”思想,既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求这一能动性在“尽物之性”的基础上发挥。

关 键 词:《易传》  《中庸》  生态哲学  本体论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