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由外在社会控制到内在社会控制的转换机制——论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控制功能
引用本文:曹凤月.由外在社会控制到内在社会控制的转换机制——论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控制功能[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991(3).
作者姓名:曹凤月
作者单位:中国工运学院工会学系
摘    要:社会作为一个由不同组织、群体、个人组成的结构系统,其内在要素的有序结合和协同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社会控制。自从本世纪初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提出的社会控制这一概念之后,社会控制就以其特有的魅力,不仅成为社会学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的浓厚兴趣和密切关注。尽管其间有人从不同角度修订罗斯的初衷甚或试图拓宽罗斯定义的界域,但总起来看,社会控制这一概念是指为了维持社会的有序发展而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的过程。依据不同的尺度,亦可将社会控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社会规范的客观要求和人的主观愿望的关系来看,社会控制可分为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外在控制是通过制度、法律、习俗、环境、教育等外在力量进行的控制。内在控制是行为主体通过对社会规范的学习和理解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实现自我约束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因此,内在控制亦称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的建构机制是将社会规范内化,从而使之成为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观念一般地说,逻辑地预定了人们的社会行为方式。一定的观念对等着一定的行为空间。人们都是在一定的观念支配下、在一定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