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情感劳动:人工智能劳动的限度及风险
引用本文:崔中良,陈雯.情感劳动:人工智能劳动的限度及风险[J].学习与实践,2023(7):30-36.
作者姓名:崔中良  陈雯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认知科学哲学视域下的人工共情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1CZX020);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人类替换成为持续争论的话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更是加速了替换的可能。从情感劳动视角看,在个体能力层面,人工智能并不拥有真实情感、自我意识和情感理解的能力;在实践基础方面,人工智能不具有具身性、社会性和共情实践的基础。因此,人类情感劳动具有不可替代性,人工智能无法实现人类替换。当前的并非真实的人工情感劳动也具有一系列的潜在风险,包括人的价值和伦理危机、消解人际关系、冲击人的情感认同等。

关 键 词:人工智能  人工情感  情感劳动  人类替换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