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重合与差异:韦伯历史理论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引用本文:张早林.重合与差异:韦伯历史理论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J].科学社会主义,2011(3):62-65.
作者姓名:张早林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视阈中“中国模式”的普遍性意义研究》(项目号:2011SK170)阶段性成果
摘    要:利用韦伯历史理论中三个有启发性的概念,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命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亲和性"、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和上层建筑促进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反作用";从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最新形态,其意义在于创新发展模式,完善和建构科学社会主义制度。

关 键 词:韦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科学发展观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