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微量物证基本知识简介(一)
引用本文:沈大路.微量物证基本知识简介(一)[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6).
作者姓名:沈大路
摘    要: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刑事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趋复杂化、智能化。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犯罪分子在现场遗留的明显的物证痕迹越来越少,甚至不留下明显物证痕迹。如果侦破手段仍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只注意寻找、提取表面的、易找的、常见的痕迹物证,已适应不了当前犯罪变化的新情况。这就需要刑侦干警树立新的观念,学习新的技术,研究新的方法,深入到微量物证的新领域中去进行探索和开拓。利用微量物证侦察破案,这在刑侦史上不乏其例,但由于科学技术没有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因此,未能形成为一门科学。如今,微量物证检验这门科学在国际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外在法庭科学中已较普及地应用发光技术和电子显微镜等仪器来检验微量物证,解决了司法检验中大量的疑难问题。我国刑事侦察中对微量物证的应用虽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作为一门专门的科学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这就需要我国刑侦学界的专家学者和从事刑侦实际工作的同志共同努力,把这门科学创立起来,以适应刑事斗争的需要。为了使广大刑侦人员对微量物证的基本知识有个大体的了解,本刊特约我校侦察系副教授沈大路撰文对微量物证的基本知识作一简要介绍,以利开展这一学科的研究,同时,使广大刑侦干警掌握一些微量物证的基本知识,以运用于侦察实践。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