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特色志愿服务话语体系:探索历程、现实梗阻与推进路径
引用本文:刘方亮,周晓.中国特色志愿服务话语体系:探索历程、现实梗阻与推进路径[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2,44(5):117.
作者姓名:刘方亮  周晓
作者单位:1 青岛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
基金项目: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山东省志愿服务组织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2022-YYFX-05)
摘    要:志愿服务的学术发展和功能发挥提出了重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话语体系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志愿服务的制度体系和研究机构日益完善,实践规模进一步扩大,为建设志愿服务话语体系供给了丰富的研究议题,研究的规范性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西方志愿服务的话语仍然是主导范式,在研究中占据支配地位,本土话语在规模和质量上还未形成与其对话、交锋的地位和特色。并且,中国志愿服务学科尚未健全,学者自主构建志愿服务话语体系的意识不强,加之志愿服务制度尚有所欠缺,使中国特色志愿服务话语体系重构面临较大困难。为此,应从推动本土志愿服务资源的学理转化、处理好学科自主发展与多学科共建关系、重视志愿服务话语建构的意识形态性质、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和发展机制等方面入手,多维度探索中国特色志愿服务话语的构建路径。

关 键 词:志愿服务  话语体系  本土化  学科建设  
点击此处可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