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农地制度改革和农业现代化:中国经验的阐释
引用本文:夏柱智.农地制度改革和农业现代化:中国经验的阐释[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2,44(2):122.
作者姓名:夏柱智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社会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资本下乡与村庄共赢机制研究”(20CSH050)
摘    要:中国农地制度的典型特征是集体土地所有制。回顾历史和面对现实存在的农业现代化问题,集体土地所有制为农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原则遵循。从实践出发,可梳理出四类农地制度创新路径,分别是按户连片耕种、联耕联种、土地委托流转和新两田制,前两者适应欠发达地区,后两者则适应发达地区。结合经验研究,现行导向单向度扩大农户土地权利的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产权经济学”,其所立论的几个假设都缺乏适用性。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要注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这个大前提,充分鼓励地方农地制度创新,并从法律和政策上充分汲取这些创新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关 键 词:农业现代化  集体土地所有制  村社集体  小农户  农地制度改革  
点击此处可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