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语言的哲学洞察与哲学的语言视界
引用本文:申小龙.语言的哲学洞察与哲学的语言视界[J].思想战线,1993(1).
作者姓名:申小龙
摘    要:人类对语言问题与哲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几乎是同源的。语言与哲学的研究每每互以对方为背景或基础。号称20世纪语言学“革命”的生成语言学,其哲学背景就是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争。乔姆斯基的哲学立场是理性主义,同时他又对理性主义作了一定的修正。首先,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物质实体对另一个物质实体的反映。但人脑在经验之前并不是“白板”一块,而是有其特定的结构的,这个特定结构规定了知识的可能范围。因而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并不是认识客体把其属性直接摹写在人脑上的结果,而是认识主体(人脑)的自身样态同认识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认识对象是什么样子不单纯取决于认识对象本身的属性,而且还取决于人脑的结构和属性。一个人在后天经验中将知道些什么和知道多少都要受人脑的固有结构的限定。人在接触后天经验之前,人脑就呈现为一种特定的状态,它是人脑固有的先验结构。这种初始态规定了人可能学会什么和如何学会。它在后天经验的作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