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读者:走向文学意义生产前台的主体——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读者地位
引用本文:潘桂林.读者:走向文学意义生产前台的主体——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读者地位[J].求索,2013(10):155-157.
作者姓名:潘桂林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中文系,湖南怀化418000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新小说”文学场中的读者意识研究》(2010YBA193)、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现当代文学学科成果之一
摘    要:在西方传统文论中,作为本体性存在的读者一直处于缺席状态。由现象学美学开启的现代理论将读者推向文学活动的前台。读者成为文学意义的建构者,文学事件的参与者,文学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中介者,媒介文化隐喻意义的承栽者。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本体地位得到确立,为文学研究带来了新活力,但也因“读者”实际状况考量的艰难和理论假设的扑朔迷离,给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带来了新的难题。

关 键 词:读者  文学活动  本体地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