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杨春与通凤秘密交通联络站
引用本文:高顺福,王凤荣.杨春与通凤秘密交通联络站[J].世纪桥,2004(2):46-47.
作者姓名:高顺福  王凤荣
作者单位:中共通河县委党史研究室 (高顺福),牡丹江市档案局(王凤荣)
摘    要:1936年冬,抗联三军赵尚志军长鉴于苇河、延寿我地下交通联络站遭敌破坏,指示该站主任杨春跨省(伪满时通河为三江省辖区,江南的苇河、延寿等县为滨江省辖区)过江转移到松花江北岸我军新开辟的抗日游击区,成立“抗联三军通凤地下交通联络站”以配合那里的主力部队作战。同时,指示在那里的三军政治保卫师政治部主任李熙山(许亨植,朝鲜族)、及朴吉松(朝鲜族)接应,以后的工作归李熙山和朴吉松直接领导。奉命转移由于松花江中游北岸的通河、凤山两县有“小兴安岭山脉的天然隐蔽地形,有军事战略意义,我们部队任何时期都能得到隐蔽,活动容易接近群众…

关 键 词:杨春  抗日游击区  通凤秘密交通联络站  中国共产党  军事战略  赵尚志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