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犯罪存在的个体解释
引用本文:陈兴良.犯罪存在的个体解释[J].中外法学,1995(4):28-33.
作者姓名:陈兴良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
摘    要:<正> 犯罪不仅是一种社会存在,而且是一种个体存在。当然,这里的个体是作为社会成员存在的,离不开社会这个生态环境。但对犯罪的社会解释决不能代替个体解释。本文拟对犯罪存在进行个体解释,以期推进犯罪学的理论研究。 犯罪存在的个体解释的出发点是个体,这里的个体是社会关系的一定主体,因而只有在社会解释的总体框架下才能对犯罪存在作出科学的个体解释。在犯罪学中,犯罪存在的个体解释基本上有三种倾向:1.人类学解释,又称为生物学解释。德国犯罪学家施奈德指出:现代犯罪生物学理论与实证主义及其先驱者相衔接。这些理论不再断言犯罪仅仅是或主要是由遗传引起

关 键 词:犯罪学家  犯罪人格  交替人格  弗洛伊德  犯罪行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外法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外法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