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价值共创:结构、过程与结果
引用本文:王家合,杨倩文.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价值共创:结构、过程与结果[J].理论探讨,2024(1):70-78.
作者姓名:王家合  杨倩文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价值共创的机制与对策研究”(23BGL3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政策工具视角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的提升路径研究”(2662023GGPY002);
摘    要: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的深度融合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手段,也是拓展乡村公共服务惠民空间的有效路径。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改革应以价值共创为行动方向,价值共创需要借助数字技术寻求生成和持续的机会。“结构-过程-结果”框架有助于系统分析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价值共创的内容特征与运行机理。在结构维度上,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参与、促进组织技术同化、创新服务生态系统;在过程维度上,乡村公共服务价值共创通过数字技术驱动的主体互动与资源整合得以实现,可将其视为“价值共识-价值共生-价值共享”的系统过程;在结果维度上,数字技术分别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促进了数据能力、连接能力与决策能力的提升,实现了个人价值、平台价值与公共价值在多层次网络结构中的交互跃迁。

关 键 词:乡村公共服务  价值共创  数字技术赋能  数字乡村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