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组织性的法教义学分析
引用本文:王鹏祥,陶旭蕾.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组织性的法教义学分析[J].河北法学,2019,37(8):121-130.
作者姓名:王鹏祥  陶旭蕾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刑法预防功能的扩张及其合理限度研究》;河南省法学会研究课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黑恶势力的司法认定》
摘    要:组织性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根本特性,如果没有组织性的支撑,黑社会性质组织就缺乏存在的基础。严密性、稳定性和有组织性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典型特点。对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人数不应机械限定在10人以上,但至少也应在5人以上。"组织者、领导者"是本罪行为主体的核心,是对犯罪组织的成立、活动起关键作用的人。"骨干成员"是在黑社会性质组织中除组织者、领导者之外的对整个犯罪组织起核心作用的组织成员。"明知"要求行为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该组织为黑社会性质组织。

关 键 词:黑社会性质组织  有组织犯罪  组织者  领导者  骨干成员

An Analysis of the Organizational Law Doctrine of Crimes Committed by Underworld Organizations
WANG Peng-xiang,TAO Xu-lei.An Analysis of the Organizational Law Doctrine of Crimes Committed by Underworld Organizations[J].Hebei Law Science,2019,37(8):121-130.
Authors:WANG Peng-xiang  TAO Xu-lei
Institution:(Law School,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China)
Abstract:WANG Peng-xiang;TAO Xu-lei(Law School,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China)
Keywords:underworld organization  organized crime  organizer  leader  key member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