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为梨农谋出路
引用本文:王鸿任.我为梨农谋出路[J].江淮法治,2006(17).
作者姓名:王鸿任
作者单位:砀山县人大常委会
摘    要:今年,一听到来自“梨都”砀山县50万亩梨园里的欢声笑语,一听到果农的那句:“咱的出口梨终于能用上气调库了”我就特高兴,特舒心。2001年,我在砀山县葛集镇新华村走访选民时,不时地听到“卖梨难”的叹息声,然而当走进该村在全县惟一获得水果直接出口权的农民孙宗华家中时,他却为完不成当年2000万公斤的酥梨出口订单而一筹莫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他签单的11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都要求酥梨必须经过气调库处理。砀山县没有气调库,孙宗华也没有那么多资金自己建设,更为关键的是,广大干部和梨农还不知道气调库是什么。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首先想到的是:宣传。适逢当时有媒体记者赴砀山采访,我便配合他们深入调研,写出《入世之后话酥梨》的调查报告,被省内外诸多媒体相继转戴,产生很大反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