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多听“杂音”好“作曲”
引用本文:孙道权.多听“杂音”好“作曲”[J].先锋队,2005(22).
作者姓名:孙道权
摘    要:所谓“杂音”是指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中国有条古训:“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就是告诫人们遇事要多听不同意见,甚至反面意见,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失误。人们熟知的清朝进士郑板桥独能“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是一个封建官吏聆听“杂音”,了解劳苦大众的典范。但比起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虚怀若谷、广纳众言的精神,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大家都知道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挨骂”的故事。当时边区公安机关把骂人的人抓了起来,毛泽东闻讯后说:他这样说必有原因,并派人去了解。原来是边区农村负担过重。于是中央决定减征公粮,并听取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