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语》故事与道德底线教育的思考
引用本文:燕继荣.《论语》故事与道德底线教育的思考[J].民主与科学,2005(2):40-41,59.
作者姓名:燕继荣
摘    要:前 段时间读《南方周末》 ,有李敬泽写的题为“孔门弟子做好事”的短文 (《南方周末》2004年10月21日 ) ,觉得作者的观点和所举的例子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经常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说的是好榜样的示范效应。但是 ,榜样的境界太高了 ,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作用。为什么会如此 ?你的境界太高了 ,高得凡人跟不上 ,那么 ,你的德行就可能被看成怪癖 ,失去了道德教育的意义。做好事是我们这样的社会所大力提倡的 ,但是 ,很多时候 ,做好事会做出错来。我们经常说 ,做人要有起码的良心 ,做人要有做人的“底线”。如果一个人做的好事离一般的道…

关 键 词:《论语》  道德底线教育  处世原则  社会责任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