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省临西县民政局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强化民政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一是以机制促规范,确保资金运行“科学化”。该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政专项资金规范管理的意见》,不断增强全县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对民政专项资金是“高压线”、“救命钱”的认识,进一步强化民政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确保民政专项资金运行科学化;二是以监管促规范,确保资金运行“公正化”。  相似文献   

2.
徐进 《中国民政》2008,(9):61-61
江苏省连云港市民政部门累计拨付各类民政经费近8亿元,为确保这些资金安全运行,市民政局成立民政资金专项督查组,多次对各县区进行专项督查,切实从四个方面加强民政专项资金的监管:一是建好台帐,基础数据做到实打实;二是日清月结,不准隐瞒、坐支、公款私存,设立“小金库”;三是“阳光操作”,所有民政事业资金必须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四是所有民政专项资金,必须规范运行,及时拨付。  相似文献   

3.
曾凯 《中国民政》2009,(7):23-26
财政部每年更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是财政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反映国家财政预算安排的“晴雨表”。就民政部门而言,收支两项对比,支出是主要的。因为以政府收入视野,民政部门收入在其中的比例很低,主要是行政性收费和福利彩票公益金构成的政府基金。政府资金和非政府资金对比,政府资金占绝大比重。可见,民政经费的主要矛盾在于支出,在于政府支出。因此,本文选取政府支出视角,阐述政府支出民政类科目修订办法。  相似文献   

4.
强化民政资金的管理,确保民政资金专款专用,准确、及时、足额地发放到民政对象手中,是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民政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民政局认真查找分析民政资金监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制度建设,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5.
民政经济是支撑民政事业发展的物质保证,是由民政部门支配的、用于民政事业的所有资金和物资。它同教育经济、国防经济一样,同属非生产领域内的部门经济。从资金来源角度看,民政经济包括国家与地方财政拨款、社会统筹款、各种捐助募捐款、福利生产收益及民政事业单位创收款等几大方面。民政各种资金的来源,渠道各不相同,但它们一旦归于“民政”名下,便被赋予了一种共同的属性,即福利性,因为它们都是要为各项民政事业服务的。扩大民政资金总额,提高民政资金使用效益,始终是民政工作的重葬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民政部门的主要矛盾仍然…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积极探索重特大疾病救治的有效途径,取得了良好效果。(一)高度重视,把重特大疾病救治工作列入民生工程来抓。一是加大资金投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重特大疾病救治工作,将其纳人省政府“民生工程”来部署,对资金筹集、救助效果进行考核。2011年省、市、县三级筹集医疗救助资金总量接近6亿元。二是强化部门协作。全省各级成立了由卫生、民政、  相似文献   

7.
广西富川县民政局推行“三规范一公开”工作方法,确保各项民政资金使用公开、公平、公正。“三规范”即:一是规范救灾、低保款物的使用方向。合理分配救灾救济资金,避免个人独断、随意、平均分配和优亲厚友现象发生:严禁挤占、挪用和擅自扩大救灾款物使用范围。二是规范救灾救济物资的采购和管理。规范救灾物资采购,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管理,严格执行出入库管理和物资台帐制度。三是规范救灾救济、低保款物的审批发放程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湖南省怀化市民政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政资金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民政资金安全运行,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一、以机制促规范,确保资金运行科学化怀化市民政局把民政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北省建始县以“建立节约型政府和阳光政务,打造数字民政”为目标,从加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社会救助、福利彩票公益金等资金监管入手,确保“各项民政资金专款专用”。  相似文献   

10.
从调查看出,江苏省大部分单位已初步建立和完善了民政财务集中统一管理的运行机制,改变了过去民政部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多头管理,分兵把口的做法,形成了多方筹集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搞活资金运行,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但仍有少数单位领导同志对财务统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制度不健全,个别业务部门缺乏财务统管意识,影响了民政财务0的集中管理。为此,笔者对民政财务管理提几点建议:1、进一步提高民政干部对财务统管的认识。目前,有些地区在民政财务管理上“散”和“死’抛问题依然严重,突出的是“散”,经费并支随…  相似文献   

11.
慈善事业的市场化运作是在慈善运行机制探索中的创新,是顺应市场文化环境的必然产物,它为劝募市场的形成开辟了道路。民政资金主渠道是政府拨款,毕竟政府财力有限不能满足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还要依靠慈善行为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慈善事业市场化运作就是要突破“行政性”瓶颈,使慈善从民政救助兜底中解脱出来,实现慈善与民政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解决当前江西省民政资金、民政项目管理不规范、程序不统一、操作不一致的问题,增强从事民政资金、民政项目管理人员的约束力和自律意识,健全内部外部监督机制,建立民政资金、民政项目流程和加强预警监督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全省基层民政的创新及有效做法,在规范民政资金、民政项目管理上,在加强民政资金预警监督上,本文提出对岗位的防控监督方法,提出开展自查和监督检查的方法,从而推进全省民政资金、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苍溪K县城西北,一向分清的红军路上段。近年来变得赶闹起来。近日、笔者慕名来到了这里掏“民政一条街”。绵延300余米钢街道南侧,布满了各类民政福利企业及优抚对象、贫困户、残疾人的店铺。“扶农庄稼医院”、“三月风理发音”、“盲人按股诊所’”、‘“民政扶贫福刊公司”等带有民政色彩的招牌格外引人注目,成为这条街独具特色纺景观。据介绍,苍溪县“民政一条街”是1991年发展起来的,该县民政企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由于信息闭塞,资金紧缺,加之产品无市场,全县30多个扶贫福利企业,大多效益低下陷入困境。此时,部分…  相似文献   

14.
做好民政工作,必须加速发展福利企业。发展福利企业,要靠上层,更要靠基层,要靠乡镇。浙江省温岭市温桥镇党委、政府一碗水瑞平,实行“四个一样”的办法,推动福利企业走上“快车道”。所谓“四个一样”,就是把乡镇福利企业与乡镇企业同等看待。具体做法是:一、领导抓民政企业与乡镇企业一样重视,党委成员分管抓,指定民政干部具体抓,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二、解决资金、用地等与乡镇企业一样对待,去年镇财政扶持民政福利企业资金达10万元,帮助落实信贷70万元,挤出民政预算外资金6万元,解决企业用地30亩,有力支持了福利企业大干…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政》2009,(10):49-49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民政局仲维春认为:强化九种意识是做好民政工作的关键:一是强化发展意识。将老百姓的需求同社会和谐结合起来,问政于民求发展之策,问计于民求创新之举,问需于民求和谐之道。二是强化职能意识。民政资金具有政治性。特殊性,严肃性.对民政资金的使用管理要求规范化,这就要求我们强化职能意识,明确民政项目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16.
全国第十二次民政会议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各级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以老年人、“三无”人员、“五保”对象、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特殊困难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福利机构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五年间,全区共投入各类社会福利设施建设资金15.26亿元,其中,中央和自治区补助资金4.8亿元,盟市旗县投入建设资金7.26亿元,  相似文献   

17.
肖勇 《中国民政》2009,(10):58-59
浙江省玉环县采取四项措施,全面推行社会救助资金规范化管理。一是出台救助政策。从救灾资金的筹集、发放对象和使用范围、申请审批程序、发放办法、管理监督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并进一步强化对民政专项资金和救灾救济资金的监督管理;二是设立资金专户。  相似文献   

18.
赵明宽 《中国民政》2013,527(2):55-55
云南省保山市对民政岗位、民政资金等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时限,突出重点,细化措施,强力推进,努力构建起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一.抓好“四权”突出权力运行这一核心。一是科学确权。把权与责联系起来,科学设置权力结构、配置权力资源,明晰工作岗位权责。二是压缩限权。压缩自由裁量权,进一步细化自由裁量标准,  相似文献   

19.
自身建设     
《中国民政》2011,(2):64-64
山东省汶上县民政局采取三项措施加强和规范民政资金管理。一是严格执行专款文件,对各项民政专款做到监督和跟踪检查,确保专款专用。二是严把办公经费支出关。三是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  相似文献   

20.
梁茜 《中国减灾》2014,(10):32-32
2014年6月,广东省出台了《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今后各级财政安排的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原则上一律通过金融机构发放到户,从制度上保障了资金及时足额准确发放。《实施意见》由广东省民政厅牵头起草,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由省民政厅、财政厅联合印发执行。《实施意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贴近基层实际。广东省民政厅专门到自然灾害多发的粤东、粤西地区组织调研,充分了解基层民政救灾干部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