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对话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教学时尚"。有效对话,作为新的教学思路、作为意义分享的方式、作为价值建构过程,在德育课教学中蕴藏着极大的价值。然而,德育课有效对话的开展极为不易,在对话主题、对话行为、对话指导、对话预设与生成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生成话题、创设情境、交流回应、养成对话之心四个方面给出建议,希望能对德育课教学实践的改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方新文  边林 《前沿》2011,(12):48-51
当代的对话理论是与前苏联思想家米哈伊尔.巴赫金(M.M.Bakhtin)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章对巴赫金的对话思想演进进行了解读,首先,巴赫金对话思想的起点在于对传统语言学的批判,即超越语言学而对"对话关系"予以关照;其次,巴赫金用语言问题来解答"人"的问题,揭示了人的生活的"对话"本质。  相似文献   

3.
祁晓冰 《求索》2010,(7):219-221
巴赫金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文艺理论家之一,对话理论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巴赫金最早是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叙事研究提出对话理论的,后来将对话理论全面运用于对社会、历史、文化等问题的考察,使之成为一种哲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巴赫金倡导人与人之间对话交往、多元共生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命存在是一个不断参与对话的动态过程,"他者"及差异性的存在是构成对话的前提,对话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始终处于开放的未完成的状态在对话与交流之中,人的思想不断得到更新。对话理论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对人的生存状态、生存本质作出了独到的阐释,具有深刻的人学蕴涵。  相似文献   

4.
问:你对近日举行的中美政府间人权对话有何评论?答:根据中美两国元首互访时就人权问题达成的重要共识,1月11日至12日,王光亚部长助理与美国负责人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高洪柱在华盛顿举行了中美政府间人权对话。这是95年以来中美两国首次恢复人权对话。双方就人权问题坦率、深入地交换了看法,增进了相互了解。双方都认为,中美两国由于国情不同,在人权问题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双方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进行对话才是处理和解决分歧的正确途径。双  相似文献   

5.
张起  程广云 《前沿》2012,(1):45-49
对话的"第一哲学"研究,是指将对话问题置于形而上学高度,从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学的向度进行批判性的反思。通过围绕作为当代对话理论主要代表的马丁.布伯、巴赫金和戴维.伯姆三者的理论,考察对话与主体、话语及思维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系统地阐释对话的存在论、语言学和认识论。  相似文献   

6.
徐长银 《时事报告》2012,(12):69-71
10月29日,美国、日本和印度在新德里举行了第三次三边对话,主要议题是海上安全合作、阿富汗问题以及中亚事务等。美日印三边对话,于去年12月在华盛顿启动,今年4月,三方在日本东京进行了第二次对话,半年之后又在新德里进行第三次对话。在短短一年间,三边对话便开展了三次,频率之高,在国际外交中相当罕见。  相似文献   

7.
正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建立以来,正是在双方"坦诚对话、务实合作、循序渐进、互利共赢"的原则指导下,在经贸、金融、气候与减排问题上取得了诸多进展。中美第六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即将于2014年7月在北京举行。5月11日-13日,奥巴马特别代表、美国财长雅各布·卢访问中国,分别与中国副总理汪洋、中国总理李克强会晤,中美双方就此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简称"SED")的基本内容达成了共识。尽管这一段时间以来中美关系出现了诸多争议,但历史经验表明,只要两国保持高层对话和接  相似文献   

8.
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10月9日在越南首都河内落下帷幕。围绕“进一步振兴、充实亚欧伙伴关系”这一重大主题,与会领导人在加强亚欧政治对话、经济合作以及文化与文明对话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温家宝在亚欧首脑会议上发表讲话,呼吁亚欧加强对话合作,深化伙伴关系。为此,他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和同事们一直尝试运用讨论式对话教学法进行教学。在讨论对话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各种理念的交流与碰撞产生出智慧的火花,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和提升,对话打破了传统政治课教学的独语状态,充满了把学生从被动中解放出来的人文情怀。但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流于形式化,为对话而对话,为热闹而讨论;对话成了某些学生在言辞上“打倒别人”,甚至是对其进行人身攻击的手段,而不是不同观点的阐述,失去了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有些讨论缺乏教师的具体指导,成为…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哲学视域中的语际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冬梅 《求索》2010,(5):104-106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消解一元中心式主体,用交往理性、对话理性取代主体中心理性的基础性论题,是一个普遍的哲学问题。将语际阐释这一古老而又复杂的人类活动置于主体间性的哲学视域之下,我们不仅获得了关于意义与理解的新知,看到了语际阐释过程中意义的对话生成性,还获得了实践与伦理意义上的启示,看到了在语际阐释这一文化对话活动中建立彼此尊重之对话伦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6,(5):51-51
首次由俄罗斯主办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7月15日~7月17日在俄北方城市圣彼得堡举行.本次峰会签署了9个联合声明。峰会期间.八国集团领导人就能源安全、传染病防控和教育、世界经济、地区热点和安全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八国集团领导人还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举行了对话会议.探讨了全球能源安全、传染病防控、教育和非洲发展等问题。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出席了对话会议。这是胡锦涛第三次应邀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过去了,世纪之交的国际关系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特点?近日,5位专家、学者就有关的一些话题进行了见仁见智的对话。这些对话仅代表他们个人的见解,现予刊载,供关心国际问题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与往届不同,7月27日中美两国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由美国国务卿主持。双方希望此次“升级版”的对话将有助于双方处理好从气候变化到全球经济失衡等方面问题。此次新论坛是对2006年由布什总统发起的战略经济对话的名号做出了修改,同时也包含2005年开始的高层对话(以安全为重点的论坛)的内容。希拉里和她的同僚、财长盖特纳的加入提升了美国参与此次论坛的含金量。美国人希望能在更多的问题上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4.
"对话"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对话,特别是宗教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对话,并不单只是一系列的会谈,而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一种领会和反映世界及其意义的方法."①相对于政治学家、宗教领袖"倡导式"的对话和神学家们对宗教哲学层面的对话探讨,从人类学、民族学的角度出发,对宗教徒或文化的持有者在实践领域的"对话"进行研究,更能为时话理论提供具体细节和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追根溯源,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建立在由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创立的"中美战略对话"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这两大机制的基础之上。这两个中美对话平台主要讨论两国共同感兴趣和关切的双边和全球战略性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的第5期,本刊刊发了题为《因为:地球只有一个》的观察记者与日本众议院议员自见庄三郎就环境保护问题的对话,引起了多方的热烈反响。我们倍觉欣慰。今年的全国"两会",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有一节讲环境保护问题。这进一步表达了中国对环境的重视以及保护和治理环境的决心。为了深入探讨环境问题,我们特约了原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毛昭晰和自见庄三郎先生,就环境保护这个21世纪的重大命题进行对话。这是来自中日两国的两位高人的对话,内容精彩纷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7.
《人权》2005,(4):59-59
5月17日,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周觉会见了欧洲议会对外政策总司长尼克尔(DietmarNickel)。周觉会长介绍了中国人权研究会的基本情况,并从三方面重点介绍了人权研究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即在人权理论研究、人权实践探索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在人权知识普及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在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方面所从事的主要活动。尼克尔称,欧洲议会是欧盟的主要机构之一,欧盟与中国一直进行着人权对话,对话本身即是一种积极的信号。他认为中欧人权对话的核心,是有关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问题、死刑问题和西藏、新疆少数民族问…  相似文献   

18.
<正>ChatGPT在整个AI行业乃至社会各界引发了一场“诸神之战”。OpenAI公司作为ChatGPT的开发者,在介绍它时只是低调地把它描述为一种对话式人工智能:“它能够以对话方式进行交互。对话格式使ChatGPT能够回答后续问题、承认错误、挑战不正确的前提并拒绝不适当的请求。”尽管这种对话式人工智能看似平常,但发布后却迅速成为一种现象级应用,并牵动各界展开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9.
姜义飞 《前沿》2008,(9):19-21
关于哲学对话的讨论已有久远的历史,但究其实效性来说,却未尽人意。在哲学思想的对话交流中,对形而上问题的思索和争辩是一个层面,但并不是其全部。哲学只有立足于其所处时代,针对社会焦点问题而进行批判性反思.解决社会发展实践所面临的难题和困境,才能为人类指出一条合时、合理的前进道路,以实现哲学自身以及哲学对话的本真价值。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哲学对话应当以全球性社会问题作为共同视阈,引导人类走出发展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对话是中国马克思学研究创新之道。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文本对话是保证中国马克思学研究科学性的必然选择;与世界马克思主义对话是体现中国马克思学研究时代性的现实要求;与中国传统文化对话是推进中国马克思学大众化的必由之路;与中国现实问题对话是实现中国马克思学研究创新的必然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