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凉有书院始于明初.在明清两代,平凉境内先后创办了13所书院,其中影响较大的有7所. 阿阳书院 明宪宗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知州祝祥在静宁州城隍庙西创建陇干书院,不久即废.至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静宁知州黄廷钰复建陇干书院于州署东侧,即今静宁县委所在地.院门向南,有“正谊堂”“托素轩”“洗心亭”等建筑.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知州王烜捐资置学田,重修陇干书院.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知州王赐均用700重金买田数十亩,建“亦乐园”,改陇干书院为“亦乐园书院”.他亲自教授,又捐资以供膏火,一时间,士子云集,文风大变.至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知州余泽春补修后,更名为阿阳书院.  相似文献   

2.
休闲时光     
《新长征》2007,(2)
我国的四大名园我国的四大名园为: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和扬州的个园。颐和园是我国现存最完好的古代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内,占地290公顷。原为封建帝王的行宫和花园。金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这里修建了金山行宫,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皇室在此修建了园静寺,而后建成好山园。清乾隆年间,经过15年的修建,该园更名为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并焚烧了园内大部分建筑。光绪十四年(公元  相似文献   

3.
正《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哗编撰,唐朝李贤等注。范晔(公元398年-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自成一家之言,记述了上起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实,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之一。毛泽东喜读《后汉书》,曾写下批注:"《后汉书》写得不坏,许多篇章,胜于《前汉书》。"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四大名寺分别为嵩山的少林寺、洛阳的白马寺、泉州的开元寺、杭州的灵隐寺。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12公里处的嵩山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其建于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  相似文献   

5.
梅江古镇     
正梅江古镇位于重庆市秀山县城南30公里,因梅江河流经该地而得名。历史上,梅江亦称邑梅。据史料记载,从宋淳祜十二年(公元1252年)至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邑梅杨姓土司政权共经历了484年。到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土司政权开始纳入朝廷管制。至清雍正十三年,秀山正式废除土司制度,设立流官,梅江的土司建置到此结束。梅江一带溪河较多,历史上曾建有许多桥梁,现保存完好的有两座桥:錾字桥和万寿桥。錾字桥始建于清  相似文献   

6.
吴忠礼 《共产党人》2007,(16):53-55
西晋司马氏王朝,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和少数民族起义的双重打击下,走向了土崩瓦解的末日。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匈奴左部帅、建威将军、匈奴五部大都督刘渊(公元310年)乘机在左国城(今山西省离石县)起兵反晋,自称大单于、汉王,建国  相似文献   

7.
苏轼治时疫     
崔洁  黄海涛 《党课》2020,(6):90-91
苏轼在地方任官时,曾以“圣散子方”治时疫,后来,他将这个方子传给了庞安时,庞安时将其记录在他所著的《伤寒总病论》中。苏轼一生与杭州有着不解之缘。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轼出任杭州通判,18年后,也就是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  相似文献   

8.
永州柳子庙     
在永州芝山区的潇水西岸、愚溪之滨,有一座气宇轩昂、巍峨宽宏的庙宇——柳子庙。柳子庙是为纪念唐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杰出的政治理论家柳宗元而修建的。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山西永济人。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被提升为礼部员外郎。因与王叔文、刘禹锡一道共同倡行领导“永贞革新”政治运动,遭失败,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被贬途中再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被远放柳州任刺史。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病卒于柳州,终年四十七岁。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古文学家之一。谪居永州十年,他考察民情,研究经史,写了500余篇文章,…  相似文献   

9.
一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义市人。因曾居住在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所以从前的人叫他杜少陵。他生活在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死于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终年59岁。 他处在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剧烈的年代。当时政治日益腐败,农民税负日益加重,社会矛盾激化。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发生的安史之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人民被杀戮和由于饥饿、流离失所而死的难计其数。经过八年,安史之乱虽然最后被平定,唐朝的统治继续维持了150年左右,但在大乱期间,国事紊乱如麻,人民生活十分痛苦。这些在杜甫的诗中都有比较深刻的反映,最突出的是“三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的外祖父万青选,字泉甫,号少云,有时也用少筠,晚年又自号随庵.他祖籍江西南昌,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生于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宛平),一生历经清朝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五代皇帝,去世于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公元1898年3月6日),也就是周恩来出生的第二天,活了80岁.这在当时也是很了不起的高寿.  相似文献   

11.
论山涛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今河南武陟县)人。生于公元204年(汉献帝建安9年),死于公元283年(晋武帝太康4年)。历经汉魏晋三代。在汉魏时期,山涛的官职卑微,晋之后,任吏部尚书多年,是西晋初年的重臣之一,深受司马氏兄弟的信任。不仅终身任职,而且由吏部尚书迁右仆射,加光禄大夫,死前又  相似文献   

12.
文成公主公元633年,藏王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定都罗些(拉萨),完成统一西藏大业。因仰慕大唐文化,于公元641年派使者到长安迎娶文成公主。文成公主进藏带去汉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并修建大昭寺、小昭寺,深受藏民敬爱,文成公主带去的释迦牟尼  相似文献   

13.
虚云禅林原名为重胜古寺,据寺内现有石碑记载,创建于五代后周(公元951—960年),明朝嘉靖和清朝咸丰十三年、光绪十五年至今。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诞辰九百八十周年。故此,我们特撰写这篇文章,以示纪念。 欧阳修,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卒于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毕生从事政治和学术活动。早年因参加范仲淹、富弼主持的“庆历新政”,受到保守派权臣的忌恨和打击,屡受贬黜。他“进不为喜,退不为惧”,关心现实,敢于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积极主  相似文献   

15.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附近,唐时属安西都护府).李白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25岁时离川漫游各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令李白任供奉翰林一年余.后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流放夜郎(今贵州六盘水...  相似文献   

16.
耿丽娜 《先锋》2016,(12):63-63
摩诃池始建于隋朝蜀王杨秀修筑成都子城时,就地取土修筑城池,取土的地方形成了一个'人工湖',一位西域僧人云游至此,便说了句'摩诃宫毗罗'(梵语),意思是说这里广大有龙,故而得名'摩诃池'。史料记载,摩诃池形成初期,面积约500亩,杨秀在其上还建造了散花楼,用来游宴取乐。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节度使韦皋开解玉溪与摩诃池连通。唐大中七年(公元853年)。  相似文献   

17.
嵩岳寺塔,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县县城西北的嵩山南麓.远远望去,嵩山蜿蜒起伏.人们说它像一个睡美人,而嵩岳寺塔就像美人头上的一根玉簪. 塔的前面,有一座山门,其他3面都有房屋,形成一个十分幽静的塔院.塔所在的寺院—嵩岳寺,是中岳嵩山的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寺院.它始建于北魏武帝永平二年年(公元509年),原来是宣武帝的离宫,后来,其子舍宫建寺院.到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改名为“闲居寺”,并大加增建,殿宇达1000多间,僧众700人.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1年)才改为嵩岳寺.唐朝武则天和高宗游嵩山时,曾把嵩岳寺作为行宫.  相似文献   

18.
《党的建设》2000,(3):26-27
1602年:沈有容挥师入台歼灭倭寇 南宋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派驻舟船水师,警戒台湾、澎湖地区水域陆地,这是我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澎驻军.元朝建立后,元世祖于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降旨,设巡检司于澎湖,隶属福建同安府,台、澎地区始有地方行政机构,行使赋税等统治权.  相似文献   

19.
一 韩愈,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生于唐代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由于德宗初期藩镇的叛乱,他家的经济情况受到了打击,迫使他“就食江南”。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开始做官。曾屡次上疏指陈时弊。任监察御史时,为了关中灾民请求减免赋役,被贬为阳山令。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又因反对迎拜佛骨,触怒唐宪宗,贬为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  相似文献   

20.
贵阳位于贵州省中部,是贵州省设市最早的城市。 秦以前,贵阳属夜郎、且兰国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通西南夷置牂牁郡,为郡地。从两晋末年起直到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贵阳地区成为几个豪姓与历代王朝统治者反复争夺之地。贵阳郡在历代反复争夺中形成发展起来,成为黔中政治、军事重镇。 西晋建兴元年(公元313年),贵阳地置晋乐县。牂牁郡析为牂州和矩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于晋乐县地置矩州。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更矩州为贵州,置贵州经略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