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近五年来,上海法院在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中,针对少年审判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结合审判职能,努力探索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综合治理工作方面的新方法、新措施,强化审判教育功能,开设“青少年维权热线”,建立“快审查、快立案、快移送”的绿色通道等有效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全市法院先后有2个中级法院、4个基层法院被命名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12个法院被命名为“上海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相似文献   

2.
为大力加强青少年民族团结典型事迹的宣传,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州各县(市)在层层推荐上报“克州民族团结好少年”的基础上,筛选出品学兼优、事迹突出的青少年学生组成宣讲队,深入乡村牧点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好少年”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在开展“民族团结好少年”先进事迹学习宣传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20日《光明日报》刊登刀文的文章,近期,几起刑事案例暴露出少数青少年的冷漠与残暴,令人震惊。花季少年过早“凋零”,与网络游戏的暴力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不无关系。近些年来,青少年“涉黑涉恶”现象逐步蔓延,有些已具备黑社会帮派的雏形,  相似文献   

4.
由“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昭示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在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大合作的今天,两岸双方和各界有识之士切实认识到了加强两岸青少年交流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两岸青少年交流,直接关系到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关系到两岸关系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少年警察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琦 《人民公安》2007,(11):50-51
虽然它以警察为主导,但却是以社区为核心,调动民间的力量,警民密切合作,并收到了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良好效果。日本是世界发达国家中犯罪率最低的国家,其别具特色的少年警察制度功不可没。少年警察制度中,“少年警察活动”是其最主要的工作模式,该工作模式的依据日本的《少年法》《少年警察活动规则》和《少年指导委员规则》,旨在利用警察和民间的力量,促成青少年  相似文献   

6.
曾获“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先进个人”的重庆市沙坪坝区法院法官杨飞雪,多年专注青少年审判工作。她最深切的感受是,少年无知法律无情,但只要有一颗关爱的心、一双温暖的手,明天的世界就会多一双明亮的眼睛。  相似文献   

7.
李海  王军芳 《青年探索》2009,(4):3-8,2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支持共青团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为深入贯彻党中央的有关精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近年来,广州团市委在海珠区积极推进“青年地带”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工作,探索新时期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早在100多年前,先贤梁启超就发出了这样令世人振聋发聩的呐喊。青少年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脊梁,但现在的青少年一代又是什么状况?相信刚刚发生的鹿邑雇凶杀父案,还在沉痛着我们的心灵。"问题青少年"为何越来越多?造成青少年诸多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究竟何在?这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不仅冲击着社会  相似文献   

9.
冯璩 《公安教育》2000,(5):34-35
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同时,也是一大社会问题,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引起了联合国的极大重视,我国对此也特别关注。1955年,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联合国第七届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正式通过《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即“北京规则”)。该规则从少年刑事司法的一般原则、搜查与公诉、审理与处分、设施外待遇、设施内待遇、研究、规划、政策与评价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要求①,确立了少年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的基本框架。“北京规则”是为了在不同社会条件与法律制度的国家在保护少年和适应少年特征以及保障少年人…  相似文献   

10.
《协商论坛》2013,(6):10-12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早在100多年前,先贤梁启超就发出了这样令世人振聋发聩的呐喊,青少年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脊梁,但现在的青少年一代又是什么状况?相信刚刚发生的鹿邑雇凶杀父案,还在沉痛着我们的心灵。“问题青少年”为何越来越多?造成青少年诸多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究竞何在?这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不仅冲击着社会道德底线,也正在拷问着我们学校、家庭现行的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1.
“80后”一度成为、社会舆论评价的焦点。解读“80后”现象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青少年的社会评价问题,可以让人们能够消除代际间的偏见,增进代际问的沟通与理解,从而建构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舆论环境。“80后”现象表明:人们对新生代的关注,是深层的社会忧患意识的表现;青少年的社会评价是代际评价的同义语,往往会伴随着偏见;不客观的社会评价往往不会引起新生代的认同;了解、理解新生代,是青少年社会评价客观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王明 《青年探索》2014,(1):20-26
为了研究边缘青少年在参与社会服务过程中的学习与成长,我们通过对北京社区闲散青少年采用优势视角理念,运用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的研究方法,具体探寻他们在接受社工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的同时是如何参与社会服务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优势”行为得以强化,同时他们对“问题”行为的认知和观念发生转变,自我认知水平得以提升,社会意识得以增强。  相似文献   

13.
杨波 《人权》2011,(2):42-43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进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往开来,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教育与培养,  相似文献   

14.
2009年8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陆士桢的文章,花季少年在治疗网瘾训练营死亡的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此外,许多青少年夏令营也被曝出频发甲感事件。社会营利性青少年服务机构的举办资质和监管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青少年问题也日趋复杂化。如亲子沟通、戒除网瘾等各种专业化、针对性强的服务,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各种社会性青少年服务也应运而生。青少年需要专业、多样的教育,以帮助其成长、发展。因其需求旺盛,各种社会机构举办针对青少年的社会服务的项目就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现代社会犯罪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但在我国现行的有关犯罪的法律条文中还没有出现“青少年犯罪”这一称谓。故此,很有必要从法理上对“青少年犯罪”进行界定,结合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分析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以期对其立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在此次抗震救灾的英雄谱上,除了人民解放军一如既往、更加突出表现了人民子弟兵的本质,救灾队员、自衣天使和志愿者书写了动人诗篇之外,一大批少年英雄也崭露头角,凸显出了灿烂的光辉。这是因为,和近年来的洪灾、非典、雨雪冰冻等灾害相比,地震的灾难更加直接和大规模地降临到了青少年的头上。我们说“多难兴邦”,这决不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脑、光纤通讯、多媒体、互联网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 ,现代大众传媒培育的年轻一代开始成长起来。美国一专家进一步揭示 :“互联网小孩”正在“接管”社会。对处于日益被传媒包围中的青少年的引导问题 ,将是 2 1世纪青少年教育应予以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毒品传播之后的“第三大公害”,已经成为困扰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在家庭,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文章从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等因素入手,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诸多家庭因素。与此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了一些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联邦政府为了容纳社会各界对如何处理青少年罪犯的不同意见,在2003年通过了《青少年刑事罪行警惩法案》(YouthCriminallusticeAct,以下简称“警惩法案”或“法案”)。“警惩法案”的一大重点是将青少年罪犯划分为严重罪行者或轻微罪行者。对于触犯严重罪行的青少年,应当严惩不赦;对于轻微过失者,则从宽处置。其实,“警惩法案”对青少年罪犯的双重体系处理手法,是糅合了各种青少年惩治理论而建立的。但是,这些理论之间非并行不悖,实际上它们有时互相抵触,因此其在实施及指导青少年司法政策上,显得矛盾重重。为此,在综合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评述公众舆论如何影响“警惩法案”的制定,同时研究此法案的理论基础,并探讨其在执行法案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种种疑惑及困阻。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建立后,改革开放以来,迎来了法学发展的春天,大力开展了青少年犯罪研究,进行了青少年立法与建立了少年司法制度.其发展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一为青少年犯罪研究大发展阶段;二为青少年立法快速进展阶段;三为少年司法制度进一步完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