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国庆 《新民周刊》2022,(27):31-31
互联网上流传一句话,尽管很小众但却回答了大众的问题:“有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当西方说‘国际社会’时,他们指的西方。”近日,赵立坚在社交媒体上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西方主流媒体常说的“国际社会”指哪些国家?是他们自以为可以代表全世界意愿和声音的伪“国际社会”呢,还是真实存在的国际社会?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解释我们这个星球所发生的许多矛盾。  相似文献   

2.
当前俄罗斯的命运使全社会深感不安,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均纷纷提出关于国家发展的方案。这些方案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东西方之间作选择;第二种是把俄罗斯作为欧亚之间的桥梁;第三种意见认为俄罗斯应当有自己的独特发展的道路。这三种方案提出的依据不同点在于对东西方看法问题上。在俄罗斯土地上曾一度追求“全人类的”西方有价值的东西。不少人提出,应当研究确定与西方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相符的意识形态。认为完成了此项任务以后,就可以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又有另外一些人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不能只注意“全人类”这个赤裸裸的抽象概念而忽视了具体的人民。他们认为“民主主义者——西方人士提出的任何一个纲领都完完全全地脱离了俄罗斯生活的实际情况。在这些纲领中明显地忽视了其它各国人民——东方各国人民的经验。他们要求全社会需要提高认识,对于“文明社会”,对于“民主”应当深思熟虑,至少要对它们持审慎的态度。他们究竟希望从东方各  相似文献   

3.
当前俄罗斯被描述为一股试图颠覆西方国家的力量:它不择手段地干预选举,在西方社会播撒不和谐的种子。在这个想象的图景中,俄罗斯破坏民主制度,支持破坏性势力,它的阴影笼罩着毫无戒备的西方国家。这已不再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冷战斗争,而是向最原始的权力政治的回归。但是,这种分析是正确的吗?弗拉基米尔·普京是否打算削弱西方国家来实现他所谓的目标,即在俄罗斯周边重建某种后苏联时代的"大俄罗斯"帝国联盟,以此来削弱大西洋权力体系,并破坏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本文就俄罗斯正试图重建对西方的苏联式挑战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作者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来考察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动态,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俄罗斯真实而非想象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4.
漫漫谈     
崔泓 《新民周刊》2022,(36):36-37
1.口“制”心非 嘴上凶狠身体诚实?六个月前,不少外国公司和外资企业宣布对俄制裁,开始大规模撤出俄罗斯市场,展现出一去不返的姿态。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是“U形”销售线路。很多西方公司想尽千方百计,试图继续留在俄罗斯。他们一面要遵守制裁法令,一面绞尽脑汁,“有的企业稍微改变了品牌、工作方案,或是采用了新的设计方案”。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维克托·叶夫图霍夫说。  相似文献   

5.
在波斯尼亚发生的悲剧背景下,对原苏联地区发生的新的内部进程引起了更多的关注。许多特征可见,新独立国家已经通过了“短跑”起点阶段并按自己的地区配置经济:既谈论各民族关于独立国家的宿愿,断言西方等待我们伸手拥抱,又企图把自己的失算和失败推到“帝国主义”俄罗斯身上。然而对已破坏了的、急转直下的经济现在该做些什么呢?怎样把经济同政治和无论如何不想结合起来的政策联系在一起呢?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其原因之一来自于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想象,正是在这一想象中,他们自上而下地“建构”了俄罗斯的社会转型,使之具有了“制造”性特征。 由此,决定了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呈现出社会断裂的特征。在这种社会断裂中,最重要的方面即为资本主义与社会公正之间不能很好地结合。俄罗斯的社会转型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如何处理“建构”与自发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所带来的诸如政府的角色定位,自由与平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目前实行的政治体制,包括总统制、多党政治、议会民主、三权分立、联邦结构和地方自治等等基本内容。但俄罗斯政治体制的核心却是总统制,因为整个国家大权掌握在总统手里,议会权力很小,司法权力更弱,三权分立名不符实。所以,俄罗斯的总统制不同于某些西方国家的总统制,俄罗斯的政治体制实际上可以称之为“总统集权体制”(俄罗斯学者则称之为“超级总统制”)。  相似文献   

8.
1994年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作了引人注目的调整,特别是对东方政策的调整,俄当局越来越认识到如果缺乏积极全面的东方政策,要保护俄罗斯的民族利益是难以想象的。对俄罗斯来说,东方亚洲国家与西方国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巩同和发展俄罗斯与东方国家的关系,才能改变俄在亲西方外交中的“小伙伴”形象。正是基于这一思想,俄罗斯在近两年的外交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对亚洲国家的外交政策——“新东方政策”。  相似文献   

9.
王煜 《新民周刊》2022,(28):20-23
“工作比较稳定,也比较轻松”,这是她在入职之前对社区工作者的想象。2022年春季的全域封控,不仅让上海的居民重新认识了居委会,还更多地接触了“社区工作者”这个名称。社区工作者到底在做什么,他们和“社会工作者”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上社区工作者的岗位?他们能否当好居民身边“最亲近的人”?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俄罗斯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俄罗斯现代史上,首次出现了现任国家元首在自己声望达到巅峰,并且完全有机会留任的情况下,遵循宪法规定以正常方式实现权力更迭的政治景观.政府首脑不再是"技术性总理",而是独立的强势政治家.这样的组合变化会给俄带来什么结果?这一新的政治时期怎么概括?新的权力体系结构将怎样调整?俄罗斯经济在此背景下将会如何发展?对外政策会有怎样的延续和转变?中俄关系的前景如何?凡此种种,无论是对俄罗斯而言,还是对互为最大邻国的中国以及其他国家而言,既意味着机遇,同时也充满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背景下的自由主义与民主的二律背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自由主义与民主并不是按照西方尤其是美国所希望的模式发展。自由主义与民主政治在后共产主义俄罗斯的背景下表现出明显的二律背反。俄罗斯自由主义的希望已基本消失,但俄罗斯政治的发展并不是不民主的,而是呈现出一种“不自由的民主”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给饥饿者一条鱼 ,能使他一餐不饿 ;而教他捕鱼的方法 ,他却能受用一生。在教与学方面何尝不是如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给学生一些知识点 ,更要注重传授给他们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交给他们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使他们能主动灵活地去学习。下面谈一谈本人在法语教学中的体会和做法。一、“你能行 !”——给学生信心众所周知 ,信心和勇气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教师能给学生信心和勇气吗 ?应该怎样去做呢 ?*从“跳马”想到的中小学的体育课有一项内容 :跳马。有些胆小的学生跑到“马”跟前 ,腿发抖 ,手发软 ,哪里还跳得过…  相似文献   

13.
东欧的困境     
东欧骤变,政权更迭,东欧各国纷纷选择走政治上多元化和西方议会制;经济上私有化和市场经济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并不如东欧各国朝野上下所预期的那样迅速收效。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似乎只要改变政权性质,宣布私有化和市场经济,西方经援就会源源不断而来,经济马上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马上会改观。其实,即使像西欧、北美那样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是经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才有今天那样的局面。而且,东欧又有两个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1.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集中管理经济向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4.
德国社会民主党迈尔指出:“现代工业社会在继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会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变得复杂并且发生分化。大的政治流派之间的基本共识扩大了,而大的社会塑造替代方案的活动余地却缩小了”。因此,“改良”、“改造”、社会的“第三条道路”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由暗流、潜流,逐步形成了中欧各国的主流。中欧各国西方化进程中的私有化也深深地打上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烙印。  相似文献   

15.
2月28日上午,俄罗斯与乌克兰在白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的戈梅利举行谈判。当天,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特别会议,讨论乌克兰局势。风口浪尖的乌克兰,将去向何方?从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开始的那一刻起,乌克兰已经回不到过去了。成为大国对抗的前沿,还是东西方之间的桥梁?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或是选择。乌克兰并非开始就面临这样的“两难”窘境。1990年两德统一时,美欧领导人都明确说,两德统一后,北约不会再东扩。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院长弗·科普秋格最近在《经济和生活》No14/93上撰文“没有强大的科学就不可能有经济的振兴”。他说,科学家们很清楚地了解笼罩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的深度,也领悟到作为社会一部分的科学必然应该与社会共患难。可令其费解的是:为何最近科学变得不需要了?怎么现在能使俄罗斯的科技潜力处于崩溃的边缘,死亡的边缘?他觉得,那些认为俄罗斯的科学太多和现在国内顾及不到科学的人,是没有考虑到俄罗斯的未来;设想俄罗斯经济振兴之时,将能从事科学工作,这是在欺骗自己。在当今世界上没有强大的科学就不可能有经济的振兴。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军队》杂志编者按:众所周知,斯拉夫人占原苏军军官人数的80%以上。现在,在独联体多数国家的军官中斯拉夫人仍占多数。就拿独联体的中亚各国来说吧,在这些国家的军队中服役的军官就有不少于50000人是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斯拉夫人。 这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说明了什么?各“穆斯林”国家对斯拉夫军人的权利保护的程度如何?斯拉夫人在这些国家的军队中占多大比例?这与俄罗斯的利益有何关系?这里有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推行私有化债券是俄罗斯实行私有化的主要手段。按俄罗斯学者的观点,私有化债券如能顺利实施,将是历史上所有制改造的重大举措,其意义不亚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所不同的是:这一举动却是走向反面,将国家所有制“归还”私人手中,这是对历史合理性的否定。俄罗斯推行私有化债券工作,如按原定计划即将结束。那么私有化债券实施后对俄罗斯经济改革和社会政治稳定带来什么后果呢?  相似文献   

19.
纵览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世界各国,如何将原有的国营企业改造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主体,是构筑整个市场经济框架中的一个共同难题。俄罗斯是通过大规模的私有化来解决这个难题的。俄罗斯私有化的实践能为其他国家提供哪些经验和教训呢?我们不妨对俄罗斯私有化的进程作一全面的、动态的考察,以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无论从失去了大国地位和与其他共和国的根本经济关系方面说,还是就其特征和目标的涵义上讲,俄罗斯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彼得大帝时代起,俄罗斯没有作为“非帝国”生存的经历。维持和加强帝国的需要,大国的自豪感以及为了辽阔和强盛的国家联合起来的、由多民族成份组成的统治阶层已经成为俄罗斯政治文化中的主要特征。此外,叶利钦与其同僚未能预料到苏联解体的后果,就这方面来说,他们和戈尔巴乔夫属于同一类型。戈尔巴乔夫全面削弱苏联政权的基础,天真地认为他正在为促使这个国家进步而努力,但与戈尔巴乔夫相比,叶利钦等人对这个国家不经过彻底的变化就使改革成功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