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典社会民主党自1932年上台连续执政(1976——1982年曾一度下台)至今已有50多年。在这50多年中,它推行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改良主义政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瑞典模式”,使瑞典成为倍受民主社会主义推崇的福利国家。而瑞典社会民主党所推行的社会改良主义政策的核心就是在一切领域实行民主,所以,研究“瑞典模式”就必须研究瑞典社会民主党的民主政策。  相似文献   

2.
瑞典式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瑞典式社会主义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瑞典社会民主党以改良与和平方式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上.瑞典社会民主党诞生于1889年4月19日,是瑞典工人运动的产物.早在瑞典社民党成立之初,瑞典社民党第一任主席亚尔玛·布兰亭就开始了对瑞典式社会主义的探索.布兰亭主张争取普选权,通过合法的议会斗争上台执政,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并领导社民党在1920年开始了首次单独执政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主张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广大劳动人民所享有的真实而广泛的人民民主;而瑞典社会民主党所主张的"经济民主、政治民主、社会民主",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是抽象的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瑞典社会民主主义制度存在本质差异。中国共产党与瑞典社会民主党不同的民主观对两国社会基本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瑞典在当今被看作是一个"准社会主义国家",以其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而享誉全世界。瑞典社会民主党作为社会党的成员与共产党有着说不尽的渊源,因而在我国学界对于"瑞典经验"的讨论从未停止。作为把瑞典打造成"福利国家"的瑞典社会民主党,对于当今瑞典的社会制度及瑞典模式的形成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从历史维度对瑞典社会民主党的执政历程进行考察,并结合当时的实际,参照对于瑞典社会民主党党纲的研读,来探究其政治理念的演变以及在实际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1932年到现在的80年间,社民党在瑞典执政长达66年。这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瑞典作为一个社民党长期执政的国家是如何实行宪政的?社民党在宪政民主条件下又是如何追求社会主义的?本文主要就瑞典实行宪政民主的理论、实践及其经验教训做些研究,供大家参考。特别是近20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新自由主义势力的双重挑战下,社民党进行了空前规模的政策调整与创新。它所采取的放宽国家控制、改革国有企业、大力支持科研、坚决整顿国家财政、努力改革社会福利等措施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潮流和瑞典经济发展的需要,使瑞典经济重新焕发了青春,到本世纪初瑞典再次成为经济竞争力最强、社会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瑞典社民党不仅能够为劳动人民创建全面的社会福利,而且也能够为国家创造可以与美国相媲美的国际竞争力。社民党的理论与经验值得我们继续研究与借鉴,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究政民主、正确处理劳资矛盾、坚持为劳动人民提供基本保障、重视党的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6.
擅长议会道路的瑞典社会民主党,本质上是信仰民主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政党。尽管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若干改良,但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瑞典社会的性质。其执政时期形成的以"高税收、高福利"为主要特征的瑞典模式,客观上确实有缩小贫富差距和缓和两极分化的作用,但其实质是垄断资产阶级为缓和国内矛盾、维护自身统治而被迫实行的,同时也是瑞典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瑞典的经验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但其基本制度决不能成为我国改革所要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政党文化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瑞典社会民主党于长期执政和自身建设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政党文化:以意识形态为内容的理念文化,以组织制度为载体的制度文化,以政治活动为载体的行为文化,以及以政党形象为表现的形象文化。瑞典社会民主党的政党文化建设为中国共产党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政党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构建服务型政党新要求。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以世界眼光辩证地学习和借鉴国外执政党的执政经验。瑞典社会民主党重视廉政建设、以廉政凝聚民心,保持执政队伍的纯洁;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执政根基;重视社会公正、追求平等。执政党建设有着共同规律,瑞典社会民主党的相关做法对我们党推进服务型政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民主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称得上具有科学意义的概念,更不是一种严密的思想体系。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尽管这样,我们并不认为这种思潮没有某种把这些社会民主党人维系在一起的共同的思想理论基础。民主社会主义的一般性思想理论基础,概括地说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旗帜鲜明的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崭新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新诠释;民主是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瑞典政党政治框架和格局中,社会民主党在各个历史阶段推行的有关政策对促进瑞典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本文依据社会民主党《党纲》的演进,分析其施政政策对瑞典社会发展的作用,并从中得出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劳资和谐是瑞典社会的一大鲜明特征,这与瑞典社会民主党的长期有效治理是密不可分的。以梳理瑞典劳资关系的调整历程为逻辑起点,从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手段等方面对瑞典社会民主党的劳资治理实践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瑞典社会民主党劳资关系治理的特点和经验,并提出了瑞典社会民主党的劳资平衡范式对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指导思想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搞多元化,而民主社会主义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其理论渊源之一,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政治建设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多党轮流执政,而民主社会主义则认为共产党执政为"极权主义",主张多党轮流执政;经济建设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民主社会主义则主张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其内部进行改良。三大根本分歧决定了中国不能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巩固执政地位和实现长期执政,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自身建设。加强先进性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价值认同;树立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支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供了执政方式;开展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内在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这三种执政方式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民主社会主义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社会中影响最大的社会政治思潮之一,其信奉和拥护者的人数达两亿之多,遍布世界近百个国家,最近又席卷了整个东欧,并在世界其它地方蔓延。显然,正确评价这股思潮的理论纲领和原则,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基本原则“民主社会主义”或称“社会民主主义”,是指二战后西欧右翼社会民主党所建立的社会党国际的纲领和思想理论体系。众所周知,在二次大战期间,由于法西斯德国侵占了社会民主党国际的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在1940年初国际就停止了活动。1951年,在英国工党和欧洲其他一些社会民主党的积极筹备和倡议下,在西德法兰克福召开  相似文献   

17.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勇于接受监督,坚持民主执政,全面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8.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勇于接受监督,坚持民主执政,全面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对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研究进行了理论概括,从瑞典模式的基本内涵、理论主张、本质特点以及国内学者评价等四个方面梳理总结了学界关于瑞典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展更多的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治理形式,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建设、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不断探索其实现路径:扩大协商民主主体的范围;加强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开创和完善协商民主的运行载体;拓展协商民主的发展领域;培育协商精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