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16,(2)
正恐归族是对那些在外地工作、不愿意回家过春节的人的概称。在常人眼里,甚至在自己的父母亲人眼里,"恐归族"有那么一点冷血,甚至还容易和不孝牵连在一起,但对"恐归族"来说,却有很多辛酸的原因。春节临近,春运抢票也进入"白热化"。又逢一年春节团聚,一些人苦恼于返乡途中的"一票难求",但也有一些人却因担心节日烦恼,对春节团圆百感交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春节就意味着团聚,但是近年来,有个新名词几乎每逢春节都会被舆论关注,这就是"恐归族"。近乡情怯,对于漂泊在外的他们,为何"恐惧"回家?  相似文献   

2.
警察的节日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忍不住笑了。当警察的都知道,警察是没有节日的。从元旦、春节、三八节、五一节、儿童节、教师节、记者节、国庆节,大大小小的节日一一数过来,数来数去就是没有警察的节日,但算来算去,哪个节日都离不开警察。于是,警察就成了世界上最怕过节日的人。别人都是盼来盼去盼节日,因为平日里总是忙天忙地忙里忙外,就盼着哪个节日好好放松放松,大黄金周小黄金周地趁机乐一乐。但警察最怕过节,节日前夕,要进行各种安全检查,为老百姓过节排除各种安全隐患;节日期间,要加强值班备勤工作,防止有人在举国欢庆的时候趁机搞破坏;节…  相似文献   

3.
正45岁的肖小花,是湖南耒阳人,和丈夫一起在海珠区做保洁工人。他们已经在广州过了13个春节。他们从初一凌晨4点起,就开始忙着清理节日垃圾,对他们而言,春节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不回家过年已经成了习惯。等着盼着,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马上到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正当无数家庭迎来最宝贵的团圆一刻,还有不少人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小康》记者来到坚守广州城的"城市美容师"肖小花的身边,听她分享过节故事和心情。  相似文献   

4.
佚名 《中国减灾》2012,(1X):11-11
<正>辛苦一年,人人都盼着春节来临,希望在紧张劳作之余,能放松调整、消除疲劳、舒缓压力,让身心舒适喻悦。但有些人却恰恰相反,长假过得比平日还累,甚至闹出病来,患上所谓的"节日病"。春节正是"节日病"的高发期,每年这个时候急诊室里都会"人潮汹涌"。在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时候,该如何吃喝玩乐,才能远离"节日病"?  相似文献   

5.
港澳台快报     
《小康》2015,(4)
<正>港澳台的春节新春佳节无疑是中国人辛勤工作一年后重要的节日。过年,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分享传统佳节的热闹,即使世易时移依然恪守着、传承着。但随着时代的进步,除了细膩地保存了众多传统节庆风俗外,春节更注入新鲜的国际元素,散发出别具特色的地道风情。每到春节,香港的大街小巷总是喜气洋洋,许多适合一家大小齐齐去体验的春日特备节目和活动也陆续推出,无论是主题乐园还是商场,都能找到新鲜有趣的玩法,一家大小都能乐在其中。你可以到主题公园、逛迎春花市、参拜天坛大佛、看花车巡演、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过年欢天喜地,长大了过年逐渐麻木,由于现在中国人的节日越来越多,“五一”、“十一”等,有时还有许多外国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也来凑热闹,节日在国人的眼中变得越来越稀松平常,年终春节的气氛似乎也变得越来越淡,许多都市白领都把春节看成是一种不得不过的形式节日。  相似文献   

7.
正95后商贩温碧怡和父母一起经营面包摊。她认为,现在春节和其他节日越来越同质化,大家聚在一起更多是玩手机而减少了交流。她建议应重视春节及其他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下午4点左右,面包摊前购物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在为自己的下午茶吃点什么犹豫着。商贩温碧怡熟练地为客人包装面包、收钱,完全看不出年轻人的稚嫩。在买卖的空闲时间里,温碧怡跟《小康》记者谈论起她是如何过春节的。  相似文献   

8.
韩国人也一直保留着正月初一过春节的习俗,韩国称春节为"舍尔",意思是新年之首。春节期间全国放假,人们纷纷从城市返回故乡,春运的繁忙跟中国有点儿相似。韩国是一个非常遵循传统的国度,春节就是以祖先崇拜和孝道思想为基础的节日,是祭祖祈愿家庭平安的日子。今天,春节也被现代人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让人们从都市生活的紧张节奏中暂时解脱出来,得到片刻的宁静与快乐。所以,春节在韩  相似文献   

9.
孙焕英 《政协天地》2008,(Z1):86-86
全国性的节日放假问题辩论落槌了。增加的几个民族传统节日假期成了法定。什么是节?节,就是有特定主题的纪念、庆贺、祭祀的非常日子。节日有如下属性:节日是文化,过节就是审美文化;节日是传统,过节就是体验传统;节日是特色,如春节团圆饭、大拜年,中秋赏明月、吃月饼……过节就是品味特  相似文献   

10.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Z1)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把春节当成是辞旧迎新的节是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把春节当成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春节来了,春天就来了,日子,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春节来了,春天就来了,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就来了。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就来了。作为一个辞旧迎新的节日,春节承载了中国人的历史和作为一个辞旧迎新的节日,春节承载了中国人的历史和情怀,这个节日是家人团聚共叙天伦的时刻,是祭拜祖先缅情怀,这个节日是家人团聚共叙天伦的时刻,是祭拜祖先缅怀先人的时刻,是走亲访友互道祝福的时刻。好一派祥和乐怀先人的时刻,是走亲访友互道祝…  相似文献   

11.
《台声》1999,(2)
兔年春节来到了。春降人问,大地一派勃勃生机。春天给人希望,春天多么美好。在此,本刊全体同仁恭祝台湾同胞、海内外乡亲节日快乐,阎家幸福,万事如意!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和海外同胞,都对春节极为珍视,都要以最降重、最热闹的方式来欢庆这一节日。春节象征着团圆。中国人之所以极为珍视春节,就因为这是亲人团圆、阎家欢乐的节日。每逢新春佳节,出门在外的人总是要想力设法及时赶回来与家人团聚;而远在异国他乡的人,即便赶不回来,也要以贺卡、书信或电话等方式,与家人联系,表…  相似文献   

12.
人类有两种文化,一种是写字的文化,一种是说话的文化,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传统民族节日都属于说话的文化。西班牙的斗牛节、巴西的狂欢节、中国的春节等都是说话的文化。与西班牙节日的人牛相斗和巴西节日的纵情狂欢不同,中国人耍狮子、舞龙灯是一种人模拟神兽的表演,带有严肃的仪式性质。  相似文献   

13.
冬去春来,岁月匆匆,谁也挡不住时光前进的步伐。今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更早更快,元旦的欢声笑语尚萦绕在耳际脑边未褪去,企盼已久的新春佳节又悄然而至,春节的气息无可阻挡地洒落在人们面前。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传统的节日,年终岁尾,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在年三十赶回去,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地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全家老少尽享天伦之乐。“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到头,谁不盼望着全家团聚,过上一个圆圆满满的春节?谁不思念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作为一名远离家乡的游子,长年在外奔波劳碌,这种思乡之情更深更浓,我早已归心似箭,恨不能立即飞到父母身边尽自己的孝道,向父母倾诉一年来所经历的一切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4.
人类有两种文化,一种是写字的文化,一种是说话的文化,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传统民族节日都属于说话的文化。西班牙的斗牛节、巴西的狂欢节、中国的春节等都是说话的文化。与西班牙节日的人牛相斗和巴西节日的纵情狂欢不同,中国人耍狮子、舞龙灯是一种人模拟神兽的表演,带有严肃的仪式性质。  相似文献   

15.
《时代潮》2004,(Z1)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它是农历的新年,所以至今仍俗称“过年”。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06,(2):28-29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毛泽东也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忘不了这个节日。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后,春节期间,毛泽东除了团拜以外,还深入基层,和当地党政军机关,革命战士甚至和广大普通群众一起欢度春节,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佳话。1935年春节:把自己分得的一碗红烧肉、几只辣椒送给战士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扭转了中国的革命航向,全党全军喜气洋洋。当年的2月4日就是春节,后勤部门想多弄点鱼肉庆祝一下,无奈贵州实在太穷,一时难以筹到足够几万人的食品。毛泽东也只分到一碗红烧肉、几只辣椒,但他舍不得吃。因…  相似文献   

17.
正本是想出门躲春节的,结果到了越南才发现他们的春节与我们的是同一天。街上一个个装着礼品的竹篮子被覆上华丽的玻璃纸,堆积起来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气氛;到处都在出售结满了金桔的小树,当地人买了往摩托车后面一绑就带走了,树大得把人整个都遮住了,远看就像一棵行走的树;女人们则在挑选盛开着桃花的树枝,挑好后怀抱着一打就上了男人的摩托  相似文献   

18.
正走过春光烂漫的三月,我们迎来甲午年温暖的清明——绿,染深了大地,花,香透了城乡。清明节,又叫扫墓节、踏春节、三月节等,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春祭节日,历史上一度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在传统社会中,它的节期持续时间较长(五六天到十几天,多地多时代不等),一方面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一方面是踏青嬉游、亲近自然的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所谓岁时节日,就是与  相似文献   

19.
春节之于中国人,如同圣诞之于欧美人,都是头等重要的节日.中国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春节,挂灯笼、赏花灯、观舞龙、贴春联…….同时,中国年独特的民俗风情也感染着在中国过年的外国人,中国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令他们目不暇接,兴奋不已.这在义乌这个外商云集的小商品王国里特别能感受到.……  相似文献   

20.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聚合式”的传统大节,是传统信仰、天人观念、民俗礼仪的“集大成者”。时至今日,春节正在走向国际化,无论是其自身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逐渐取得的国际影响力,都使其逐渐成为真正的“聚合性节日”。当前,春节的国际传播仍存在节日仪式驳杂、文化符号缺乏提炼、节日文化产品开发不够等问题,提炼春节的仪式、符号意义,打造春节文化产品是进一步推动春节国际传播、实现春节“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