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项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台商在上海历年累计的直接投资项目已达到880个,投资总金额8.2亿美元。台资由不显眼的地位,跃居所有在上海的49个国家、地区外资的第四位,名列香港、美国、日本之后。上海是中国大陆利用外资最早的一个城市,在1950年就同波兰合资组建了一家轮船股份公司,这是大陆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但台商涌入上海投资兴办企业仅5年历史,比首家台资企业1981年9月就在广东落户要晚7年。台资进入上海大  相似文献   

2.
台商在大陆     
从1983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厦门三德兴公司(当时是以港资身份注册)算起,台商活跃在大陆的经济舞台已经30多年了。截止2007年7月底,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累计73000多项,台商实际投资447亿美元。两岸间接  相似文献   

3.
1994年,是台商投资大陆的第15个年头,实际投资额大幅跃升,一改较其他外资到位率偏低的弱势,标志台资在大陆正式进入第4个时期—生根、深耕期。1994年,大陆外资中台资仅次于港资,居第二位,截止1994年9月底,台资实际到位已达80余亿美元。这是台资自1979年登陆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绩。1979年以来,台商投资在大陆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期。一、1979年至1986年:试探性时期。1979年,大陆酝酿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个别台商经过第三地区进入大陆,现在的一般看法是首家较纯粹的台资企业应在1983年左右产生。但从整个时期来看,台资企业甚少,零星分散,且形式隐蔽,手段也是试探性的,数额亦不高。但它已是一个新的开端。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当大批台商在海南大发房地产财时,一批有目光的台商却悄悄斥资在海南开发农业,在岛上掀起一股不小的农业开发热潮。据统计,到去年8月底,在琼的台资企业有1061家,合同项目投资总额10亿元,其中从事农业开发的台资企业从1988年的1家增到140家,投资额1亿元人民币。在海南建立中国最大的绿藻厂设在万宁县的绿藻厂,占地600亩,是台湾绿藻公司3年前斥资450万美元兴建的中国最大的绿藻厂,该厂是其公司在台湾中坜、龙潭、龙泉三厂总面积的10倍。厂长曾立圆(台商)先生说,建厂之前,他们先后考察了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最后发现海南省万宁县位居北纬19度,空气清新,水源洁净,气候非常适合绿藻的培养生长。  相似文献   

5.
杨琳 《瞭望》2007,(17)
台企联将被打造成服务台商,促进两岸经贸交流,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平台4月16日上午,二百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台资企业协会负责人和台商代表,满面春风地齐集在人民大会堂合影留念。此时,坐在一旁的吴昌明先生不禁感慨万千。作为北京市台资企业协会荣誉理事长,吴昌明1989年即在北京创办了大陆首个台资企业协会,并连任三届北京台协会长。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台商投资逐步从沿海转向内地,渭南地区吸引台资兴办台资企业工作有了蓬勃发展,台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区“三资企业”的主要成份之一.截至一九九三年三月底,全区累计批准台资企业8家,其中独资1家,合资7家.引进台资4519万元人民币.已建成投产4家,企业运转正常.其余正在筹建之中.  相似文献   

7.
种种迹象表明,作为海峡两岸最早开展合作的领域之一,农业被越来越多的台湾投资商看好。过去20年间,台商在祖国大陆建立的农业企业已超过4000家,投资总额已俞20亿美元。今年一季度,落户上海的台商  相似文献   

8.
位于福建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漳州市,是两岸农业合作的试验区和示范区。近年来,漳州市抓住两岸民间交流日益密切的机遇,发挥漳台两地人缘、地缘与农业生态环境相似的优势,积极扩大两地农业合作。据有关部门统计,至今年1月底,漳州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795项,总投资29.12亿美元,合同台资28.94亿美元,已开业投产451家,实际到资7、99亿美元。其中,漳台农业合作成效显著,累计批准农业台资企业281家,占全国十分之一强。漳州市对台农业合作的好态势是怎样取得的?本刊记者就此访问了漳州市市长李天森。李天森介绍说,漳州与台湾农…  相似文献   

9.
台商投资的聚集效应,目前在祖国大陆已日渐形成。从十几年长盛不衰的珠三角,到目前已占台商在大陆投资60%的长三角,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特色的两个三角洲,在吸引台资的共同目标上,被虚拟为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0.
在 市委、市府的领导下 ,上海外经贸两委和全市各类外经贸企业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的精神 ,坚持以出口为中心 ,以改革为动力 ,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前提 ,圆满完成了1999年的外经贸任务 ,2000年更是乘势而上 ,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一、外经贸快速增长是环境、政策、基础良性互动的结果1999年外经贸发展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了386亿美元 ,同比增长23.16 %。其中 ,外贸出口达到187.9亿美元 ,比1998年净增28 .3亿美元 ,增幅达17 .7% ,增长速度高于全国1…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有台资企业数百家,现有60万员工,2002年台资企业90%以上都赢利。为了探寻台资企业管理的奥秘,我在深圳一家超大型台湾独资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由于职业的习惯,我在帮助这家公司工作的同时,也在进行细密的观察。很多问题萦绕在我的脑际:为什么台资企业能有这么快的发展?台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人的管理方面有哪些不同?一样的人,为什么在台资企业里却创造了较高的效率?等等。我试图从管理、人性和党务工作的多重角度找到答案。在这里我对观察到的现象做一些介绍,或许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东部台资面临产业升级与转移问题,而在承接台资转移方面,中部具有相当优势伴随着两岸关系新变化,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开始迈入新的历史起点。在此背景下,如何评估台商的大陆投资现状,台企进一步发展遇到哪些新问题,又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成为多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继明 《求知》2005,(6):37-38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天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已取得显著成效。2003年,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实现营业额4.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高于全国平均增幅30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水平,由全国第10位上升到第8位。2004年,实现营业额5.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派出各类人员4986人次,比上年增长13.8%;有56家企业获得对#l-经济合作经营资格。  相似文献   

14.
从1983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厦门三德公司(当时是以港资身份注册)算起,台商活跃在大陆的经济舞台已经近30年了.时至今日,台商在大陆的经营如何?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如何?将来的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著名的台湾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孙升亮研究员.  相似文献   

15.
大连市是1984年国家批准的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大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对外开放作为重要的经济政策,推动对外开放向大规模、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1984年至1996年全市协议外资总额124.5亿美元,年均增长49%;实际利用外资62.3亿美元,年均增长63%。1996年,大连市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02项,协议外资金额  相似文献   

16.
《民主》1998,(11)
令人瞩目的投资热土——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建设,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2亿元,投资环境不断完善,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大批客商前来投资,截止1997年底,已有420多家“三资”企业落户开发区,累计总投资37.6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9亿美元。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全市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1997年  相似文献   

17.
台商内在需求与大陆供给特点相结合,将使环渤海地区成为下一阶段台商投资新热点就整个中国大陆而言,环渤海地区将成为下一阶段台商投资新的热点地区。这一判断,基于对台商需求和大陆供给两方面的分析之上。可有效对接台资需求先来看看台商的需求。首先是台商自身产业拓展的需要。台湾经济经过结构调整和转型,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03,(4):48
第一条为了保障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以下简称台资企业协会)的合法权益。促进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规范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台资企业协会是指以在祖国大陆登记注册的台湾同胞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台资企业)为主体,依法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第三条台资企业协会必须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不得危害国家的统一、安全和民族团结,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公民合法权益。第四条国家依法保护台资企业协会及其会员的合法权益,以及按照章程所进行的合法活动。  相似文献   

19.
台资企业是深圳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考察了深圳台资企业的最新发展情况,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总结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特点,并梳理了深圳台资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政策诉求,以期推动深圳台资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深圳信息     
1-5月我市利用外资情况1—5月我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853项,同比增长36.26%,协议利用外资9.48亿美元,同比增长45.86%;实际利用外资96亿美元,同比减少16.18%;其中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09项,同比增长93.33%;协议利用外资6.82亿美元,同比增长35.88%;实际利用外资5.对亿美元,同比减少1.38%。今年利用外资的主要特点是:(一)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逐月增长。(二)港台商对深投资日趋活跃,港台资在我市引进资金中的份额增大。(三)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四)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占引进资金的份额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