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放生 《党政论坛》2009,(16):22-22
演过一百部戏,一百个角色,最难演的角色却是自己。因为剧本得自己写,要写一个好剧本谈何容易。在我演艺事业最忙的时候,在我同时轧六部戏、演着六个不同角色的时候,我忘了演自己。有一天我站在镜子前面,看到的竟然是一张陌生的脸孔。“我是谁?”我问自己。“我喜欢做什么?”“我不喜欢做什么?”“我为什么不快乐?”  相似文献   

2.
要读懂鲁迅的杂文,甚至要明了题名之由来,是不能不知道其背景的。比如,鲁迅为什么给他后期的几个杂文集取名《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这些集子中,那些“论时事不留情面,砭锢弊常取类型”的犀利的杂文,究竟因何而发?这都得研究当时的社会背景,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研究鲁迅和《申报》副刊《自由谈》的关系。鲁迅自己也说:“我的常常写些短评,确是从投稿《申报》的《自由谈》开头的;集一  相似文献   

3.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6月7日发表文章,题为《为什么我们害怕崛起的中国?》,文章称:显然中国的崛起整体而言对全球经济是有益的。但几乎没有人是这么看待中国的。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担心崛起的中国,却不担心崛起的印度?或  相似文献   

4.
向马克思学文风——重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开篇第一句话。读了这个引人人胜的开头,会有什么感觉呢?就是想读下去,想知道什么是共产主义的幽灵?为什么共产主义会成为幽灵?这个幽灵给欧洲带来了什么样的恐慌?  相似文献   

5.
要我介绍一本书,真是不知从何说起。 那些越写越长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以男女“做爱”取胜的小说,我自己就没耐心读下去,怎么能挑一种推荐给读者? 我自己就不相信看相算命,怎么能推荐《麻衣相法》这类的书呢。 我自己就不打算“下海”,当然我也不想推荐什么《厚黑学》。 《红楼梦》已经成为一门学问,一部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一个剧作家而言,如果有什么真的可以是"不朽的",那一定莫过于自己的剧本能一直在舞台上被演绎着,传唱着。古今中外,应该都是这样。让汤显祖、莎士比亚的作品一直活在舞台上,活在演员身上,活在观众的心里,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游园惊梦》演了三百多年作为一个非常典型的明代文人,汤显祖既有匡扶尧舜的政治抱负,又有垂钓沧浪的雅士情怀。似乎与他写曲辞时风格迥异,《明史》写汤显祖"意气慷慨",他不畏权贵,断然  相似文献   

7.
一月·外媒     
《侨园》2012,(9):7-7
为什么他们要离开中国?前不久,一位长期居住在中国,娶了中国太太,并在中国生意很成功的英国人Mark Kitto在英文媒体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中国人为什么我要离开我热爱的中国?》的文章。他在文中说,在中国学习工作居住了十多年后,中国的变化让他最终决定要带全家离开中国。像他这样热爱中国却要离开的洋人不止一个。不光"永远无法成为中国人"的老外开始考虑离开中国,  相似文献   

8.
我的小说观     
我很喜欢读小说,也学着写小说。我对小说有自己的理解,认为小说其实应该叫做“心说”,就是用心说的。作家把自己心里想要说的话和所写人物心里想说的话巧妙地揉合在一起,说来有头有尾、有情有趣、有滋有味又有意义。我爱读这样的小说。我也学着写这样的小说,《爱的咏叹》、《梳头娘姨传奇》等小说就是这样的习作。我不知道这样的小说是不是叫做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但我不管这个,我有自知之明。我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用心写,用心说。写作的实践,读者的鼓励,使我增强了责任感和信心。偶然…  相似文献   

9.
反馈     
《瞭望》2004,(40)
一封中学生的来信瞭望周刊: 前段时间看了贵刊的《基础教育的路越走越窄》的报道,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记得从初二的时候就开始喊减负、喊教改,可两年过去了,我们还是要面临同样的高考。 我不知道改革为什么这么慢,到底有什么难题呢?国外有哪么多好的制度,为什么不借过来试验一下?想不明白。我自己设计了一套高考制度,也许可以改变这种现状。高考制度目前来说还算公正,而公正是高考存在的第一理由,所以在设计制度中,我第一个要考虑的是能否公平,能否抵挡得住人情风。  相似文献   

10.
李娜 《学理论》2009,(6):75-76
近年来随着曹禺剧本《原野》多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引起的社会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这让人们产生一种疑问,那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年过去,剧本依然拥有那么大的生命力?本文主要从《原野》剧本的戏剧冲突,叙述结构及人物关系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叙事分析,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原野》剧本的本身魅力所在,以及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在家塾读书,《论语》当然是必读的。不知怎么知道了赵普“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的故事,立刻也有了“治天下”的大志。那时《论语》已将近读完,自己翻来翻去查找,不知赵普用的是哪半部,更不知道如果象我这样读完了全部,又可以治什么。请教老师,他也说不明白。我很失望,于是自己动手来研究(请不要见笑,当时的确自命为研究)。先想找出《论语》中一节与一节之间的联系,先后次序之间的微意,进而找出一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德国大学的区别,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专业的选择。在国内,高考一锤定终身,因此,填报大学志愿,是让每个家庭最头痛的事。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怎么知道将来应该做什么,什么适合自己,什么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大部分人只好按照家长的意愿,要不就是找一个看起来有前途的专业。像我还好,很多亲属都是医生,从小我对医学和生物等就感兴趣,所以想当然的报了医科,还算让自己满意。可我的同学,有的只是家里认为学医有前途、让人尊敬,  相似文献   

13.
曾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的斯隆,被西方管理学界誉为"现代化组织的天才".1944年,斯隆聘请杜拉克担任通用的管理政策顾问.二人见面时.斯隆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不知道我要你研究些什么,要你写些什么,也不知道该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这些都该是你的任务.我唯一的要求.只是希望你把你认为正确的东西写下来.  相似文献   

14.
敢遣真情上笔端——访电影导演谢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只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 人性。 ——沈丛文 “怎么,又是一个小女婿、大媳妇的故事” 刚看到影片《湘女萧萧》的开头,我不禁有些担心:“步《良家妇女》之后尘!”可是,随着情节的推进,人物命运的层层展示,我却紧紧地被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15.
正有个大学生这样问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我自认为是一个心地善良、品行端正的人,可为什么在人际交往中,有人越来越不把我当一回事呢?请问王董,我以后该怎么做?"王健林微笑地望着他,送给他五个"学会"的建议:1.学会拒绝。你不会拒绝,太好说话,别人就越来越不把你当一回事。什么事情,别人一找就答应;什么东西,别人一给就要。做人要懂得该拒绝的事要坚决拒绝,人的价值很多时候是靠拒绝得来的。拒绝可以让你变得更珍贵。  相似文献   

16.
那天中午,电话铃响了,我拿起话筒,是一位女子的声音,很柔和,像是一个小姑娘。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叫宋飞,我在网上看过你写过一篇《宋飞为什么流泪》。"我有些惊异,宋飞是我国有名的二胡演奏家,两年前,我在电视上看到她痛陈艺术院校招生中不公正的现象,说到动情之处,禁不住泪水盈眶,很让我感动。我写了她说的那篇文章《宋飞为什么流泪》。两年前,宋飞为了两个和她素昧平生的孩子鸣不平。对于这样的艺术家,我从心里充满敬意。  相似文献   

17.
正在《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一书开头不久,作者斯蒂芬·布雷耶大法官提到他所经历的一个细节:一位非洲大法官困惑而羡慕地问他,"为什么法院说什么,美国人都会照办?""法治"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美国宪法一共四五千字,最高法院一共九个法官,凭什么要听从他们?布雷耶从美国最高法院一位大法官的亲身经历和反思出发,引领我们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美国最高法院也非至善至能——需要指出  相似文献   

18.
生活慢半拍     
正因为在《伪装者》中出色演绎剧中内敛睿智、有担当的大哥"明楼",一个月内,靳东的微博粉丝从十几万暴涨过百万。没有压力?"有。特别大。导演(《伪装者》导演李雪)说,涨1万(粉丝)要请他吃一顿饭……"这段时间,靳东被问了很多次"你觉得自己红了吗""你的生活有什么改变"。他曾不客气地说:"什么叫红,什么叫不红?我在自己的领域(话剧)早就红得发紫了好吧。"但看到上了标题,他又检讨自己"性情所致,口无遮拦"。靳东说,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他都提醒自己要慢、慢、慢,反反  相似文献   

19.
我想为大家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范文澜先生著的《中国通史《。为什么要读《中国通史?》因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知道和了解自己的历史,这是一个人人生观的一个基本点。记载中国历史的书很多,比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但这类古书,读起来工程浩大,非寻常人可读之。记得在十年浩劫时,我埋头测览了《二十四史》,后来在七十年代又翻阅了一遍《资治通鉴》,前后花了六年的时间。而且,读这两部书,没有扎实的古文根底不行,因此,《中国通史》是读中国史的入门之作。范本《中国通史》初版于1942年,原名《中国通史简编》,我最早是在…  相似文献   

20.
柳萌 《民主》2012,(6):49-49
跟别人一样,我也想发财。当有朋友告诉我,炒股票可以挣大钱时,我也想过当回股民,让自己干瘪的口袋鼓涨些。出于这样的想法,在朋友的帮助下,几年前还真买了点股票,据说还是原始股,可惜至今未见上市。什么时候上市,只有老天知道。我也就不想过多地去操心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