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合 《今日浙江》2010,(6):58-58
在2010年3月14日的全国“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浙江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相似文献   

2.
凡认识陈坚的人,都知道他 近十年来只画一幅画,凡看过这 幅画的人,无一不为这幅巨型油 画场面之大、人物之多、绘画技 巧之精湛而称奇。果不其然,这 幅画一经推出,便好评如潮,一 举夺得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金奖。  相似文献   

3.
驿路风铃     
医生和画家   一位眼科医生成功地治好一位著名的超现实派画家的眼病。收费的时候,医生说可以不收钱,但希望画家为他画一幅画,内容由画家自己选择。   画家很感激医生为他治好眼病,于是他画了个硕大无比的眼睛,每个细节都精细入微,并且在瞳孔的正中央为医生画了一幅肖像。眼科医生看了这幅画,一下子被画家过人的艺术表现力所震慑了。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半响才说:“谢天谢地,幸亏他不是来治痔疮的。” (俞世英作 )孩 子 他 爸   卫生所张大夫刚坐到诊桌前,邻居王嫂便来到他面前轻声说:“张大夫,我家肥猪两天不吃食了,请您…  相似文献   

4.
吴冠中先生喜欢引用凡·高的话“苦难永远没有终结”来描述自己的创作人生。他说,画了一幅画,就像生了一个娃娃,当然很喜欢;但是没过几天,就遇到新的困难:下一张怎样画?我不愿重复自己,于是又开始痛苦。一幅幅作品,就是在不断出现的新痛苦中诞生的,“苦难永远没有终结”。创作的苦难、创作的快感,就这样循环往复,陪伴着杰出的创造者,不只是艺术家,还有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相似文献   

5.
只是这么一幅小小的画,竞画了25个神态各异的蔗农,那是仙游画家张清岩先生在1965年创作的工笔年画《丰收》,入选全国美展,并收藏于国家美术馆。之后,他的创作便一发不可收,包括书、画、印,在国内外发表作品两千余件,也赢得了多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父亲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有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也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有关部门、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知道他的时间很宝贵,而提携后辈完全是尽义务的,就忍不住问他:“伯父,您何必呢?你随便画一幅画就是几千上万块钱,多画点画多好,何必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小人物的身上?”  相似文献   

7.
他是个小有 名气的画家。某 一天当他迎着清 晨的第一缕曙光 完成一幅新作品 时,突然想知道人们对它的评价。他把这幅 画送去了展览厅,并附上一张纸条: "请在 您认为处理欠佳之处作上记号。"几天后,他 收回画,失望地发现画上满是记号,他有些 泄气,但仍不甘心自己的努力就这样被全盘 否定。他把画再描摹了一遍放在同一个地方, 但这次附上的纸条是: "请在您喜欢的地方 作上记号。"后来,他惊讶地看到画上画满了 赞美的符号。同样一幅,结果为什么会如此 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8.
我很喜欢金家骥教授的画。他善于以淡淡的水墨营造出特有的山水意境的笔墨技法,最适宜表现朦朦胧胧、春雨霏霏的江南情致。数年前他画过一幅题为  相似文献   

9.
吉娜 《今日上海》2013,(1):52-52
小刘同学刚走进心理咨询室时,有些紧张,好久说不出话来。咨询师将他带到沙盘游戏室,让他像儿时那样用双手玩沙,挑选玩偶在沙盘上创作一幅画。十几分钟后,  相似文献   

10.
宋平顺现任天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兼公安局长,同时,担任市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主任。他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幅画,画上是一只苍鹰,画的标题是“百里见秋毫”。  相似文献   

11.
初见刘树枫,就被他的平和所感染。翻看他的画时,耳边就会想起他温和的声音:"看一幅画很容易,但要读懂却很难,有时需要很多人,读很多遍才能读懂。"  相似文献   

12.
宋代胡仔所作的《苕溪渔隐丛话》中有个故事:宋代著名词人秦少游为汝南学官时,曾患肠胃病。一友人前来看他,拿出一幅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丹青(闲):I图)。走时嘱咐道:你如常观此画,病定能自愈6秦少游命人将画放于枕上观之。每当他看到这幅山清水秀的辆川别墅图时,就仿佛进入了迷人的画境,感到神气清爽。经过连续几口的“画中游”,病竞逐渐好起来了。据传,南北朝时,邵阳郡王爷被齐明帝肖骛杀害后,其王妃悲痛欲绝,无法排除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终于一病不起。一天,王妃的哥南康太守刘滇,请来一位画师,求他作一幅都阳王爷的画…  相似文献   

13.
年初,在去山东青州办画展的路上和郑庆余聊天。车窗外,凛冽的北风掠过齐鲁大地,如同一幅时空转瞬的画。谈到郑庆余的画作中的时光感受,他像打开话匣子。郑庆余说,感悟时光是他的一种绘画状态。毛笔在纸上一遍遍地勾勒轻染,凝神之间时光倏然而逝。对于观者,一幅工笔画最终呈现的或许只是其本身;而对于他,则是一个时间过程,一个将自我心灵徐徐释放呈现的充满美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马本仁,河南省柘城县马集乡马老家村农民,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南省漫画研究会会员,政协柘城县第六届委员会委员。清新隽永画韵味无穷诗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庄稼人,马本仁对乡村投入了极大的感情和理性关注,他的不少剪纸作品都是以农村自然风光和劳动场景为题材。乡村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都能触动他那颗敏感的心灵,在剪刀的纵横捭阖中,一幅幅构图别致、富有动感的剪纸作品跃然眼前。欣赏马本仁的剪纸,仿佛一阵清风扑面而来,一股清泉当胸流过,使人顿感周身爽悦,不由得击节赞叹:清新隽永画,韵味无穷诗;马本仁的剪纸选…  相似文献   

15.
李苏章 《协商论坛》2008,(11):57-57
麦加其是我在沙特认识的第一个好朋友。一天,他热情地邀请我和翻译去他家做客。在他家的客厅里,我被墙上一幅精美的人物画吸引住了。真是太美了,画中的老人栩栩如生,像孔圣人那样威严、安详。我目不转睛地观赏着,禁不住连连夸道:“这幅画真的不错,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人物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从书画展览会和挂历上,常常看到国画家孙菊生先生画的猫,电视台也曾经作过介绍。他画的猫,栩栩如生,活泼可爱,其中两幅给我印象较深。一幅是:两只猫在篮子里玩耍:一只仰卧,爪向上  相似文献   

17.
说到西方美术史,有两幅画必说。一是范·艾克(Jan van Eyck,1390-1441年)的《阿诺菲尼和他的新娘》,一是委拉斯盖兹(DiegoVelazquez,1599-1660年)的《宫娥》。熟悉西方绘画的,肯定会说,这两幅画有一共同点,就是作者都利用画中镜'反射'画中人或观画之人。范·艾克是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代表性画家,是15世纪最杰出和具有创新意识的画家。传说他和兄弟胡伯特·范·艾克是油画的发明者。关于他在绘画上的创新,人们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18.
看萧继东的画,好像是面对一座大山。画家在刻画每一幅作品时,都把大山一样的真诚厚重转化在作品中,附着在形象里,使观者视线游历的每一处,都可以感受到大山品格的存在。画如其人。55岁的萧继东敦厚朴实,高大帅气,言谈举止透着一股艺术家的灵气。他1982年1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创办四川省教育学院美术系,现为该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78年,正在大学就读的萧继东决定作一幅表现知识分子入党题材的作品,这一想法在当时许多同学看来,颇不合潮流。执著的萧继东不作任何解释,他冒着…  相似文献   

19.
余洁 《观察与思考》2005,(12):58-61
<正> 我们说,创作一幅书画作品,如同创造一个世界;一幅画就是画家生活的片章,内中蕴含着无限生机。读柳村先生国画作品,苍劲朴茂,形神兼备,画幅中自有一种古拙奇峭,鲜活灵动的蓬勃之气,洋溢着强烈鲜明的时代气息。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美感。其关键在于,他的画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但又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因为他的画源于生活。柳村先生在余杭工作多年,塘栖画枇杷、五常作红柿、超山点古梅、百丈写修竹,以及多次  相似文献   

20.
一年和一天     
有一天,一位青年画家碰到了法国著名画家门采尔,他当即向门采尔请教:“尊敬的先生,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你能给我解决的答案吗?”门采尔谦虚地说:“什么问题。”青年人说:“我常常能一天作一幅画,可卖出反却总要一年的时间。”门采尔微微一笑,说:“年轻人,你可以换着试一下。你把一天画出的画用一年时间去画,看能不能把一年的卖画时间缩短为一天。”说完,门采尔就走了。年轻人回去之后,开始的一段时间,还总是不能把画画的速度慢下来。后来,他迫使自己耐心构思,揣摩而且在闲暇之余苦练基本功,力求每一笔下去都能传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