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韩国》2015,(1):129
<正>独立与依附:李承晚之外交独立思想朱芹/著2014年12月/129.00元本书以历史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为分析工具,透析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的国内外背景、早期的萌生、著作中的建构、实践中的蜕变与沉淀及其对朝鲜半岛命运的影响。全书涉及李氏朝鲜末期、大韩帝国与日据时期,延及战后美国军政府时期,论及朝鲜半岛政治派系与中美苏日等多个行为体之间的外交  相似文献   

2.
朱芹 《当代韩国》2011,(3):63-75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朝鲜时值东方朝贡体系与西方殖民体系冲突的风口浪尖,日本在多次挑战朝贡体系中心(唐、明)失败之后,于清末时期借助殖民体系的理念再次向朝贡体系发起进攻,最终打败清政府将朝鲜变成它的殖民地,此后日本不仅彻底摧毁了朝贡体系,还试图在东亚建立以它为轴心的殖民体系。在此背景下,李承晚及其领导的政府组织依赖美国,希望通过亲美外交来争取美国承认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以对抗日本和给予半岛独立。李承晚寄生于他国且通过外交而非武装斗争来呼求他国赐予国家独立的外交模式和独立思想属于依附外交与外交独立论的范畴。所谓依附外交即弱小国家在使用通信、说服、交涉、谈判甚至战争等多种方式对外行使主权来处理国家关系和参与国际事务时,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或意志自主地维护国家利益及实施对外政策,而不得不靠依附于他国和部分地让渡国家利益来处理国家关系的一种外交模式。由于这一外交主体的非独立性或寄生性,其外交政策及其体现出的外交思想染有鲜明的依附性色彩,因此,本文将之界定为依附外交,该概念的理论基础来自依附论中对依附的界定。而李承晚的依附外交主要体现出依附与独立的关系,是一种政治依附,后果则是韩国通过依附式独立方式走向独立式依附。  相似文献   

3.
申圭植是较早来到中国从事韩国独立运动的著名人物,后来作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早期领导人,曾经担任代理国务总理兼任外务总长。申圭植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初期的外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他在临时政府内"欧美外交独立论"和"武力独立论"激烈对峙,外交陷入困境的状况下,另辟蹊径,探寻出"外交武力融合独立论"的新路径,为临时政府生存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贡献奠定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外交活动的新基础。  相似文献   

4.
韩人独立运动时期,李承晚的对外观有个萌生、转变与成型的过程,经历了从蔑清拥日防俄亲美到附美联华抗日反苏的蜕变。相应的,李承晚的对华观也由蔑清反清转向了联华疑华。李承晚的对华外交主要体现在跟中国护法军政府开展的缔交外交上,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中国护法军政府实现了外交承认。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抓周年、抗日战争胜利和韩国光复54周年,由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主办的“重庆时期的韩国临时政府学术研讨会”于lop年9月6日一7日在重庆银河大酒店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术交流,对韩国临时政府在重庆的活动(包括其政治、军事、外交、党派、宣传等活动以及独立党、临时政府与国民政府等方面内容)广泛进行研讨。这也是陈列馆1995年8月成立和对外开放以来举办的第一次韩国独立运动史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是来自北京、上海、吉林、杭州、沈阳、甘肃、重庆等地从事韩国独立运…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9~11日,“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9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上海旧址管理处、《当代韩国》编辑部共同主办,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韩国国家报勋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提供资助,有50名国内外久负盛名的韩国独立运动与临时政府研究人员、专家、学者等正式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7.
《当代韩国》2009,(1):I0003-I0003
2009年4月9~11日,“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9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上海旧址管理处、(《当代韩国》编辑部共同主办,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韩国国家报勋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提供资助,有50名国内外久负盛名的韩国独立运动与临时政府研究人员、专家、学者等正式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8.
朱芹 《当代韩国》2009,(1):85-91
李承晚于1919年9月至1925年3月当选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在他任临政总统前夕,参与了一次要求美国委任统治朝鲜的事件,引起韩人的强烈反弹,给其本人和朝鲜独立运动均抹上了一层阴影。笔者主要依据李承晚与安昌浩、郑翰景之间的电文及相关资料,探讨了这一事件的原因、后果及责任。  相似文献   

9.
为了纪念韩国临时政府成立80周年,由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和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管理处共同主编的《二十七年血与火的战斗:纪念韩国临时政府成立80周年论文集》一书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集中了中国学术界研究韩国独立运动史和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史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全书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两篇综述文章组成。复旦大学石源华教授的《韩国临时政府在华27年奋斗史述论)一文从8个方面对韩国临时政府的创建过程以及活动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和评价。韩国社会科学院理事长金俊烨在《40年后重访独立运动旧地》一…  相似文献   

10.
大韩民国虽然对儒教传统进行了批判,但是依然尊重过去受儒学影响的政治家和学者们,并恪守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孔子的思想理念.这在韩国发行的诸多论文、思想评论家的文章,以及电影作品等中都有所体现.大韩民国国民对孔子的热爱之心是出自对儒学的尊崇,儒学如同作为大韩民国最初使用的语言中国的汉字一样,是最初的价值观的规范框架.这是颇受大韩民国人民信赖的基本原因.大韩民国即使在接受现代化和西方化的过程中,依然非常尊重过去的传统.因为大韩民国认为,这样可以丰富国民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1.
张欣 《当代韩国》2004,(2):98-99
为了进一步促进对韩国独立运动史的研究,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管理处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2004年4月10~12日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诞生地上海举行了"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抗日战争"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9个省市29所高校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提交论文,并集中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大韩民国建立已经五十年了。我们对友好邻邦韩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热烈祝贺。大韩民国的建立是韩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斗争的胜利成果。上世纪末,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对外扩张,日本开始加强对朝鲜半岛的侵略活动。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日本...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东亚政局变动的过程中,清末新政始终是韩国报刊媒体关注的重要对象。《皇城新闻》与《大韩每日申报》有大量的相关报道,并时常发表颇有针对性的评论文字。这些报道与评论,具体涉及清末新政不断展开的各个方面及其整个过程,虽然难免偏差之处,但尚不难看出清末新政的整体概貌。通观《皇城新闻》与《大韩每日申报》对清末新政的报道与评论,可见在大韩帝国时期,韩国报刊媒体对中国的认识尚不失客观、理性和正面评价。韩国报刊媒体既有对清朝政治腐败的批判,更有对清朝命运与前途的同情与期望。韩国报刊媒体关注清末新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其主要目的是在于对韩国自身的反省。这种反省,既看到了韩国政府与社会的种种问题,也试图为解决这些问题借鉴一些域外的经验与教训,同时还对韩国的振兴充满着期待与希望。虽然这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韩国被日本并吞的命运,但在一定程度上为近代韩国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精神养料,并带来了一定的信心与希望。  相似文献   

14.
韩国华侨简况柳耀广有关韩国华侨的文字资料奇缺。除了前汉城华侨协会会长秦裕光的《旅韩60年见闻录》一书外,其它有关韩国华侨的资料多是零星的,散见于韩、中文的报章杂志上。另外,大韩民国与台湾断交之前,当时的台湾驻韩“大使馆”每年编印“限阅级”的《大韩民国...  相似文献   

15.
韩国大学教育现状和改革方向金东成一、前言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中,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特别是在自然资源贫乏的大韩民国,可以说,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唯一动力。实际上,韩国的教育对今天大韩民国的产业化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  相似文献   

16.
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简介本世纪初日本侵占朝鲜后,韩国不甘亡国的人士被迫流亡,成立临时政府。为争取韩国独立,进行反日斗争,从1919年起,临时政府迁到中国上海,其间辗转杭州、嘉兴、镇江、长沙、广州、柳州、綦江、重庆莲花池38号。1945年11...  相似文献   

17.
韩中外交关系的建立:韩国的观点金学俊大韩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2年8月24日建立全面的外交关系。这一意义重大的外交事件确实象征着东北亚旧时代战争结构的最后残余中一个重要部分的瓦解,并预示着韩半岛缓和局面的扩展。在形成正式关系两年之后,我们已经体...  相似文献   

18.
中韩友好关系的新发展汝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应大韩民国总统金泳三的邀请,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对韩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中国总理对韩国的首次访问,也是迄今为止访韩的最高级别的中国国家领导人。韩国对中国政府首脑的这次访问十分...  相似文献   

19.
数年前,沈宁先生在北美《世界日报》“上下古今”撰过一文,介绍大韩民国建国元勋金九在中国浙江嘉兴展开抗日复国独立运动的曲折历程,很引起我的关注。因为我的姨父刘振东(1908-?),也是韩国独立运动中的重要一员,且长期追随金九,还是金九的贴身侍医。姨父一生传奇,命运跌宕,最后又在朝鲜离奇失踪,致使韩国政府始终无法作出定论。最近几年,情况已有转折,韩国历史和社会学家锲而不舍,挖掘史料,使他慢慢复苏。时逢2008年姨父百年诞辰,遂成此文以表追念。  相似文献   

20.
社科院学者同韩国的学术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在过去三个月中同韩国交往频繁,摘要如下:1993年11月4日,文学研究所韩非参加了由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举办的“国际鲁迅研讨会”。根据我院与大韩民国学术院之间的交流协议,韩国学者东元教授于11月5~们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