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池姬路千里隔,鸿雁传书结友情,中国日本原是亲,两国人民心连心。长江水连富士山,世世代代友情存。"这是中日友协会长福田一郎于1986年7月25日写的条幅,它连同一封情深意笃的书信,从日本姬路市寄给岳池县对台办公室蒋泽君先生,请他转交周西卜教授。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86年5月19日,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八十高龄的周西卜教授只身回到家乡岳池县,将自己省吃俭用节  相似文献   

2.
陈仲丹 《群众》2014,(7):62-62
<正>作家王跃文是以写官场小说著称的,他多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前几年,他在参观山西的"皇城相府"时忽生灵感,要为"相府"主人清代康熙年间的大臣陈廷敬写部小说。这就有了今天为人关注的历史小说《大清相国》。陈廷敬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他原名陈敬,因科举会试时有两个陈敬名列进士名单,被顺治皇帝赐名廷敬。他是清代前期的能臣,又以清廉出名,史书上对他有"清勤"的评价。为官近50年兢兢业业,政绩  相似文献   

3.
黄斌 《传承》2009,(5):40-42
自学成才的作家教授有"幽默小说家"之称的老舍不仅在他写的小说与剧本里充满了幽默感,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是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4.
这一期的"天下观察"继续刊载本刊特约记者对美国联邦法官马克·沃尔夫的专访。在上一期,沃尔夫法官谈到了他日常的工作、法官职业在美国的地位以及美国对司法独立的保障措施,本期他将继续详细回答关于总统对联邦法官的任命和美国司法界的争议等问题。此外,马克·沃尔夫还介绍了他个人生活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告别     
<正>今天是华中科技大学喜庆的一天,我们迎来了新校长丁烈云教授。首先,我向丁烈云教授表示衷心的祝贺。相信在党委、在他和路钢同志的领导下,华中科技大学将迎来新的辉煌。这九年中有太多的事是我一生中不能忘怀的。此刻我最想表达的只是那些因为我的能力不足给学校留下的遗憾,也给我自己留下的诸多遗憾和歉意。这些年,学校的发展有一些颇为遗憾的地方。我没能把"船舶海洋"四个字写大;文科若  相似文献   

6.
在上一期的"天下观察"中,我们把放大镜 对准了"商而优则仕"的纽约巨富市长布伦伯格,把 他公私生涯中的九大看点数了个遍。这一回,我们继 续来剖析男一个世界名城伦敦市的市长肯·利文斯 通,瞧瞧他是如何玩转伦敦市以及执政党工党的。  相似文献   

7.
张世英 《人民论坛》2012,(34):72-73
"东方睡狮"之彻底觉醒,中华文化之光辉未来,还有待于个体性自我的大解放。在世界文化发展的洪流中,我们中国人也该改变一下老传统,在世界文化史上堂堂正正地写上一个大写的"我"字,做一个大写的人2007年,我国当代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原心理学系系主任朱滢教授出版了他的一本佳作《文化与自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最早的花发现在中国!"由美国《科学》杂志去年末传出的这一消息惊动了国内外无数的科学家。著名的古植物学家、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克瑞培特在同期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专论,称其为'与认识'恐龙为什么灭绝'有同样重要意义"的发现。这一期《科学》杂志封面文章《追索最早的花--中国东北诛罗纪被子植物:古果》的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孙革教授一时也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学界同人的赞誉和祝贺更是纷至沓来。这一发现理所当然地入选了1998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然而,在这些眩目的光环下,这枝被命名为"辽…  相似文献   

9.
三月的海风温暖湿润,著名高等学府——厦门大学迎来了85周年华诞。作为校庆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院士的铜像在厦大海韵园落成。这座新落成的陈景润铜像由人像和背景石碑组成。高约2.5米的大理石碑上刻着陈景润先生的手稿:灰白字体的是一封家书,上面写的是当年陈景润写给李文清教授的信,内容为感谢李老师对他在学业上的指导;金色字体的是陈景润作研究时的演算草稿。人们不禁要问,李文清教授是谁?他是农工党厦门市委会名誉主委,是上世纪八、九十年厦门农工党旗帜性人物,为农工党厦门市委会的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李文清教…  相似文献   

10.
新出版的《毛泽东传(1949-1976)》,对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过程写得相当详细。其中提到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上关于宪法草案的讲话,在最后解释了一个问题。他说"有人说,下发草案中删掉个别条文是由于有些人特别谦虚。不能这样解释。这不是谦虚,而是因为那样写不适当、不合理、不科学。在我们这样的人民民主国家里,不应当写那样不适当的条文。不是本来应当写而因为谦虚才不写。科学没有什么谦虚不谦虚的问题。搞宪法是搞科学。"这里说的删掉的条文是哪一条呢?是指的宪法草案较早的稿子上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为国家之元首。"说删去这一条是毛主席谦虚,这是傅作义在发言中讲的。对此,  相似文献   

11.
2014年10月,我漫步在台北南京东路上。我抬头一看,电线杆上并排挂着一黑一红两张海报,那黑色海报上的照片好熟悉。一看,那不就是傅聪吗?在傅聪头像的下方,写着"拥有萧邦灵魂的当代东方传奇"。在红色海报上,则写着"傅聪80大寿演奏会"。哦,岁月飞逝,这位当年的"青年钢琴家"都已经"望八"了!傅聪是著名翻译家傅雷的长子。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傅雷夫妇在"文革"中含冤离世的报告文学《傅雷之死》,美国《华侨日报》在转载时把标题改为《傅聪之父傅雷之死》,这表明在海外华人中,傅聪的名气比他的父亲傅雷更大。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一期里,我们就全国人大常委会举办反垄断法视频报告会采访了杨景宇主任委员,请他解答了若干问题。这一期,我们继续请他解读反垄断法。——编者  相似文献   

13.
<正>他被国外称为"世界上第一位公开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和"中国核能之父"。他于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为九三学社第六、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认识卢鹤绂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关于他的文字我写了上百篇,如今他离开我们竟然20年了。往事如烟,物是人非,有关卢鹤绂的记忆像过电影般在我的脑海里闪现……  相似文献   

14.
罗屿 《小康》2013,(1):100-103
年轻时他以公共知识分子自许,这些年他一直在退,退回一个普通高校教授的位置。但他并不悲观,只是改变了表达方式。作为法学家,他最大的爱好是写小说,他的五部犯罪悬疑小说某种程度亦可视作法学读本  相似文献   

15.
正在此前的《原著》,我们已经写过钱穆。他是史学大家,抗战时,一度隐居云南宜良的岩泉寺写《国史大纲》,每周泡一次宜良的温泉,吃一只今天已列为省级"非遗"项目的宜良烤鸭,堪称宜良旅游的形象代言人。这次我们继续介绍钱穆,不过,重点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在1952年写的一本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是据钱穆讲课笔记整理而成,读起来比一般严谨的史学著作轻松;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用现代的眼  相似文献   

16.
宁褚文 《今日浙江》2013,(17):42-43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珍惜这一光荣称号,保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灵,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是宁波一位86岁老共产党员——宁波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兼人事局局长颜志定写在工作笔记上的话,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5月2日下午1时30分,有着整整60年党龄的颜志定因病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再三叮嘱家人:再交3个月的党费,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给同志和亲友添麻烦,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7.
《同舟共进》2014,(3):88-88
重庆董天策(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读《同舟共进》2014年第2期,感觉这一期杂志各栏目都很有看头。从内容上概括其特点,一是对现实问题的剖析,二是文史文章的“理趣”。  相似文献   

18.
卢坤峰(1934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卢坤峰是一位坚持民族传统的文人画家,主张"中和"为美,作品呈现出纯正端和、法度谨严而又不乏潇洒蕴藉之致。他早年多作工笔,取法两宋又规模物态,后转为水墨写意,工写兼备,引八大山人清冷之气。多以兰、竹、禽鸟诸  相似文献   

19.
刘彦华 《小康》2013,(9):30-32
作为贵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郑强以敢言著称。喜欢他的人称他"强哥""、最牛愤青教授",但是在贵州大学的贴吧里,也有学生偷偷称其为"郑大炮"。谈教育,这是郑强擅长的路数,从浙大教授到贵大校长,他对中国高等教育有太多话要说  相似文献   

20.
一位患重症住院治疗的盟员曾在病榻上断断续续地向我提了一个要求:采写唐保元医师,他实在是一名对病人心热似火的好同志。这位患者在数日后逝世,他的这份心愿变成了遗愿。为此,我数次采访唐保元以及他的同事与学生们。微黑的脸庞上架着一付眼镜,线条分明的唇上一抹黑胡,唐保元全然是一派儒医气概。唐保元祖籍无锡,祖父是中医外科的"郎中",这也许是深埋在他心中"悬壶济世"的一个情结吧。从荣德生先生创办的无锡市第五中学(又称无锡公益中学)毕业后,他怀着对医生职业无比羡慕崇敬的心情考入南京医科大学,并以优异成绩被选上南京病理高级师资班。这一期间的学习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