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2020,(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完成既定目标带来了挑战,面对疫情防控的"考验"和小康建设的"考卷",宿迁市宿豫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全面性",突出"高水平",打好"阻击战",尽最大努力对冲疫情对小康建设的影响,认真书写高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5,(21)
<正>作为衡量政府工作质量和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政府绩效评估,如今正走入越来越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当中,"老百姓说了算",不仅要"听",还要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做"今年5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同舟山定海区新建社区村民座谈时说道":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作为衡量政府工作质量和干部是否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5,(7)
<正>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癌症病例为世界第一,这也是为什么在2015年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中,癌症"、三高"、心脑血管疾病会成为"公众最担心的三大病症"的原因,其实",不生病、少生病"比"治好病"更重要,与其"谈癌色变""、唯恐‘三高’",不如马上开始养生,管住嘴、迈开腿,健康中国,需要政府、社会、每个人统统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想做官者多多少少会沾染上"官瘾",而"官瘾症"则有种种不同表现。根据调查,最突出的分别为"认同有钱的不如有权的"等六大"官瘾"症状。认同"有钱的"不如"有权的",占72.3%症状解析:"当官就是吃皇粮,无后顾之忧,既不用担心下岗,又不用担心单位倒闭,工资往上加,捧着铁饭碗,混混一辈子",因而"人人想当  相似文献   

5.
用15年时间把中国建成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在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开幕式上的一个号召。自有落后于世界先进之屈辱感以来,实现科技繁荣,一直是国人的一个梦。从上世纪初的"科学救国",到50年代的"赶英超美",到80年代重提实现科学技术居其一的"四个现代化",再到世纪末的"科教兴国"战略,整整一个世纪了。在新世纪里,中国人已觉得自主创新之紧迫,但梦不得圆,气不得吐,创新指数不仅落后于战后曾沦为废墟的日本,甚至也不如历史上比中国更积贫积弱的韩国,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9,(22)
<正>古代官吏大都"举世纷纷名利逐",但也有人"荣名利禄云过眼",北宋曾巩便是一例。他在一些地方主政时,对自己的政绩从不张扬和炫耀,每次上书皇帝,他只说些尽孝养亲之类的寻常事,其它只字不提。有人曾说这恰恰是曾巩的"短处",以至造成人们评价他"为人行义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其实,真实的曾巩不但能写一手锦绣文章,不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为官清廉、做事干练,是一位难得的好官。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影响?要消除这些影响需要是否还在对我们起着不艮的我们的法治进程?这些因素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秦汉以后的中华帝国不是人治,特别不是先秦儒家所说的人治,毛泽东说:"历代都行秦政法",谭嗣同,章太炎均是如此观点。中国两干多年来,维护庞大帝国运转的是先秦法家倡导的专制法治,或者说官僚法治、帝制法治。总结19世纪末期以来中国人对"法治"的追求,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以下线索。中国人对西方的"法治"产生兴趣并将之与传统中国"法治"观念对照,始于19世纪  相似文献   

8.
《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研究室联合发布的"2011-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显示,收入依然是最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因素,健康和婚姻位居其次,"提高工资水平"成为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调查显示,60.6%的受访者感觉自己"幸福",相较于去年高出了0.4个百分点。只有13.3%的受访者认为今年"不如去年幸福"。提高工资水平、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显示为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3,(1):2
<正>行胜于言,与其在年终岁末的时候用一个字来总结收成,不如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开启下一年行动的计划,崭新的世界会在行动中逐渐成型。在年底的时候,有很多人试图用一个字来总结2012年。马来西亚选择的年度汉字是"改",日本选择的年度汉字是"金",新加坡选择的年度汉字是"色",中国选择的年度汉字是"梦"。简单的表述后面蕴藏的可能是复杂的心态,如果让人们用一个汉字来开启新年,他们又会做何选择?  相似文献   

10.
扁舟 《中国减灾》2013,(6X):22-23
<正>芦山地震牵动全国,从"国家队"到"地方军",从民间组织到热心民众,许多人自发集结起来,投入到抗震救灾的紧张运作之中。然而,很快有人在网上"跪求"民间救援组织和志愿者们不要再拥至灾区,因为他们给交通造成严重拥堵,影响了救援。救灾善举是否真的成了"添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这是我们需要的正能量。因此,苛责志愿者仅能泄一时之愤,但于事无补,更不能因此打击全社会参与抗震救灾的积极性。古人早就明白"堵不如疏"的道理,抗震救灾的相关部门应当吸取经验和教训,通过理性、科学、高效的引导和协调,将这些正能量变成"雪中送炭",而非尴尬"添堵"。  相似文献   

11.
<正>评述由头中国足球队虽然没有征战南非,但是南非球场上的"中国制造"还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到"呜呜祖啦",大到中国的太阳能企业"中国英利",似乎都彰显着"中国制造"在非洲的影响力。足球大战硝烟仍酣之时,舆论就开始了关于非洲这块新兴市场的更广泛的政治经济意义的探讨,而我们从美国《时代周刊》近期所刊发的长文——《中国在非洲的"出奇制胜"》,似乎也嗅出了隐隐的火药味,文章从中国如何在非洲发挥影响,和非洲又在如何影响中国,得出结论——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在非洲"出奇制胜",危机感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应该思考,市场经济的发展会不会导致形成"利益集团政治",利益集团会不会越来越突出地影响政治中国正处在改革深水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陷阱。尤其是政治发展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陷阱,如何规避这些陷阱,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第一个陷阱,就是中等收入陷阱。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政党合法性的重要体现是让经济发展,工资福利能够改善,群众和党形成了"有福同享"的机制。但是经济发展不可能是永动机,今后中国经济的增速如果慢下来,我们就要在政治发展中解决与群众既"有福同享",也"有难同  相似文献   

13.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高速增长不能"一俊遮百丑",把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统统遮盖起来。我们要很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到底还"缺什么"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的成就世所罕见,堪称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正在崛起,中国力量正在影响和改变世界格局,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正何岩柯:请问一下汪总,结合之前您在餐饮行业进行品牌推广积累的经验,您觉得企业应该如何提升品牌价值,如何推动企业"走出去",让中国品牌在海外成功落地?我觉得还是要先把产品做好。把产品的质量做好,把企业的文化、产品的价值打造出来,形成"口碑",才能让更多消费者了解。任何的宣传策略都不如做好自己的产品、做好自己的服务。其中,产品本身的稀缺性是很重要的。对中国企业来说,就  相似文献   

18.
张雷 《人民论坛》2020,(17):114-115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西方媒体利用自身舆论优势,对中国进行"污名化""标签化",将疫情"政治化",以各种方式抹黑、甩锅中国。一些西方国家固守"冷战"思维、奉行"双重标准",美国大选大打"中国牌",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等,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应有效把握国际舆论传播规律,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舆情的应急意识,不断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