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国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这期间的中日文化交流与两国政治学系发展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一、战后中日文化交流与中日关系的发展概况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日本一直没有承认新中国,追随美国政府推行敌视新中国的诋毁新中国的政策,致使中日两国不仅没能结束战争状态,连两国间的文化交流都中断了。为了促进中日相互了解,尽快改善两国关系,建国以来,在周恩来的亲自领导下,《人民日报》不断发文向日本人民宣传中国政府的对日方针政策:“力求于尽可能的短期内,缔结共同的对日和约,以便早日结束对日战争状态,使日本人民早日获得民主与和平。”同时还向两国人民介绍相互的风土人情、社会政治。北京广播电台也开始了对日广播。在日本,  相似文献   

2.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和正式生效,是继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史上又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它符合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和平友好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两国人民和亚太地区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回望从两国关系正常化到和平友好条约缔结的曲折过程,“反霸条款”问题成为条约迟迟未能签订的主要原因。在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决断下,中日友好终于结出硕果——成功地实现了缔约。《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灵魂是和平友好,中心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条约的精神必须不折不扣地得到信守。  相似文献   

3.
查道炯 《当代亚太》2004,(11):15-19
冷战后日本在追求成为一个“正常国家”的过程中 ,采取了与冷战前追求日中友好所不同的政策。虽然尚无证据认为日本在追求与中国建立一个不友好甚至是对抗的关系 ,但中国在对日政策的问题上仍应争取主动即修正 1 972年以来一直坚持的“友好”、“合作”等传统上的习惯标准 ,而应以中国自身的利益为中心处理中日两国关系。在这一视角下 ,日本的对华政策是否能回到冷战前的友好姿态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李文研究员著《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972-200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获第四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二等奖。《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972-2002)》是国内第一部专门从文化方面研究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学术著作。“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是遵照已故中国日本友好协会会长孙平化先生的遗愿,于1997年9月由宋庆龄基金会设立的,旨在利用孙平化先生生前、生后所得的各类捐赠和奖酬,支持中国日本学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奖励优秀学术成果,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事业。本届评选的对…  相似文献   

5.
中泰社会文化关系孔淑红中泰两国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的历史,两国关系历史久远,两国人民有深厚的传统友好感情。八十年代以来,泰国社会发展迅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东南亚现代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泰国将成为“亚洲第五条小龙”或“又一个新兴工业...  相似文献   

6.
中韩文化交流的快速升温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两国同属东方文明古国 ,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两国在建造东方文化的过程中 ,都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中韩两国的文化互相借鉴 ,优势互补 ,共同谱写了灿烂的文化篇章。中韩两国人民在长期的友好交往和交流中 ,彼此都有某种亲近感和认同感 ,尽管在冷战时期曾中断往来 ,但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在中国和韩国相继出现了“韩流”与中国热。中韩建交后 ,两国的文化交流很快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恢复和发展 ,两国在文学、艺术、教育、社会科学、体育、卫生保健、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等…  相似文献   

7.
论韩中文化关系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绪  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汉字文化圈”或者“儒教文化圈”等等都是经常用来描述韩中两国关系的词句 ,还有我们常常使用的“唇亡齿寒”和“隔海相望”等词语也都反映了韩中两国关系的特殊性。2 0世纪 90年代 ,中国大陆开始向韩国开放 ,两国之间的交流大幅度增加 ,两国人民也开始了相互间的重新认识。两国人民逐渐认识到 ,虽然韩中两国同属“儒教文化圈”或者“汉字文化圈” ,但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思考和行为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两国人民来说 ,从未有过“美流”或者“日流”的说法 ,但是却出现了“韩流”和“汉流…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以后,中俄两国政治关系不断朝深度和广度发展,自1991年12月27日中国政府代表团访俄,正式建立两国关系的六年中,两国元首之间已进行了五次最高级会晤。在1992年12月两国元首的联合声明中,确定两国“相互视为友好国家”,1994年9月第二个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中俄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4月第三个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决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  相似文献   

9.
缅甸华人华侨华文教育郝志刚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在长期友好交流中结下了深厚的“胞波”友谊。在历史上有许多的中国人到缅甸谋生,经商和定居,在缅甸形成了人数众多的华侨华人群体,缅甸华人华侨华文教育也随之而产生。1962年以后缅甸政府推行国有化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中韩友谊万古长青张百发中韩两国是同处东亚的近邻,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友好情谊源远流长。自从1992年正式建交后,在两国人民和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更是日益发展,中韩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9’4年金泳三总统访问中国之后,李鹏总理也成...  相似文献   

11.
7年前,韩国顺应世界形势发展的历史潮流,跨出了大胆的一步,放弃与台湾的正式外交关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1992年8月同中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与此同时,韩国对于包括俄罗斯等国在内的“北方政策”也向前走出了一大步。半个世纪的思恩怨怨在时代的洪流中冰释融化,中韩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从此打开了崭新的一页,并乘上20世纪末班特别快车,以不可逆转之势朝向新的千年前进。事实证明,两国关系正常化有利于两国人民以及各领域的发展。正如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998年11月…  相似文献   

12.
一 序言 对于韩国与中国而言,2002年是两国建交十周年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年份。同建交之初相比,过去十年来韩中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质和量的飞跃发展。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11月金大中总统访华期间,韩中两国共同商定构筑“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以2000年10月朱镕基总理的访韩为契机,将两国关系扩大、发展成包括政治、安保领域在内的“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战后日本的对外政策中,同菲律宾的关系占有重要的地位。菲律宾市场对日本垄断公司具有高度的吸引力、菲律宾地处重要的战略位置、两国统治集团的政治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趋于接近——这就是东京一向对菲律宾这个发展中国家予以重视的根由。 1983年5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到马尼拉作正式访问。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欢迎词中指出,菲日两国的关系是“维护亚洲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菲律宾面临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对战后时期日菲关系进行综合考察显得更为迫切。菲律  相似文献   

14.
正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是友好邻邦。两国建交25年来,两国关系在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共同维护和推动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两国互为对方最大留学生来源国;两国年人员往来已突破1000万人次……由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两国关系常常被学界、外交界描述为创造了外交史上的奇迹、树立了和平  相似文献   

15.
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以韩国民主自由党第二副秘书长赵富英为团长的韩国民自党工作代表团一行六人于1993年11月9日至14日访问了中国。该团访华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吴学谦会见了代表团,双方就发展两国关系问题进行了友好的交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宾主之间就进一步增进两党、两国友好往来等问题进行了友好交谈。中联部部长李淑铮、副部长朱善卿还分别同民自党工作代表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汝信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各位有关专家 ,以及《当代韩国》杂志编辑部的有关人士 ,各位好 !首先 ,我代表韩国驻华使馆热烈祝贺《当代韩国》创刊十周年。《当代韩国》是韩中两国 1 992年建交后的第一份韩国学专业学术刊物 ,今年正好是其创刊十周年 ,并已发行了 38期。《当代韩国》发行以来 ,对韩中两国的友好发展 ,以及中国的韩国学研究发展起到了一个引导性的作用。今年是韩中建交 1 1周年 ,两国关系以今年 7月韩国总统卢武铉访华为起点 ,逐步发展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政治方面 ,韩中两国国家领导人间的互访定期进行 ;经贸方面 …  相似文献   

17.
在对待二战历史问题方面德国经历了与日本完全不同的过程。两国在这一问题上形成鲜明反差的原因,不仅应该在战胜国对德、日两国的占领政策及两国战后的政治发展中,也应该在二战受害国对德、日两国的态度中寻找。如果日本不彻底改变它在二战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它与邻国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中韩建交4年来两国关系发展成就辉煌今年的8月24日,是韩中建交4周年纪念日。建交4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合作中取得了辉煌成就。1.奠定了两国间合作的基础在短短的4年中,实现了包括两国元首在内的行政、立法、司法3部领导人...  相似文献   

19.
卷头语     
中韩建交以后,一衣带水的近邻、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得到了发展,东亚历史从此揭开新的一页。《当代韩国》这株新苗,在中国文化苑丛中破土而出,她那青翠诱人的色调,散发着沁人的芬芳…… 通过中韩两国人民、学者之间的往来和交流,通过各种商贸活动,使我们看到了中韩两国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从政治、经济、文化看近年来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韩两国自从 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时间虽然不太久, 但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迅猛发展, 这在外交史上也并不多见。2003年韩国进行总统选举, 卢武铉当选总统,成立了新政府。中国也顺利地实现了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交替。两国新领导人对发展中韩关系十分重视, 特别是 2003年 7月, 卢武铉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并与胡锦涛主席就将两国关系发展成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了重要共识。与以前金大中总统和江泽民主席达成的把中韩关系建成“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关系”相比, 这是过去两国友好关系的继续, 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