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在进行对内“重建”和“开放”同时,进而加强了亚洲太平洋政策。在戈尔巴乔夫的“重建”“开放”之下进行的苏联的新亚太政策对整个亚太地区和全球的势力均衡问题上的影响,可能是比任何时期苏联的“东方政策”还大,这样的事实在“中苏关系正常化”和“韩苏高峰会议”等的一连串的发展之中已很明显。一九九一年苏联解体之后改名为俄罗斯的国家,因为中亚地区的独立而缩小了其东方疆域的很大部分,其影响力减少不少,但是其东方远东西伯利亚的宽阔的大地乃为其领土。尤其是与中国长期争论的东段黑龙江疆界已经通过双方和平商定,在东亚没有  相似文献   
2.
东北亚国际合作机制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此后这一议题进入具体讨论的阶段。由于地缘冲突、安全困境等多种原因,目前东北亚地区还难以推行以国际机制或国家理性选择为基础的国际合作机制。从政治外交、经济、人文等合作机制的发展状况来看,目前韩中关系正朝着更高的合作方向发展,这可以说是东北亚国际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参照。不过,这其中的一些困扰因素仍然不可小觑。本文主要从经济、政治外交、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讨论韩中关系的发展,由此分析韩中关系对构建东北亚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意义,探讨韩中两国尚未解决或难以妥协的矛盾分歧对东北亚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及其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首尔和上海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文化政策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序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对与首尔和上海的城市发展有关的文化政策及其研究情况的比较研究,包括比较分析两个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和文化政策。城市发展战略上的文化因素越来越重要,其原因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第一,进入20世纪以后出现的国家社会发展的新范式(paradigm)非常强调文化艺术,所以从这种范式来看,城市发展战略一定要优先考虑文化的因素;第二,文化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每个大城市想要努力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一定要考虑城市的Amenity———其含义为:给人舒适的环境,包括便利性、审美性、文化性,重视文化的多样性和…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主要以韩国的"中国学"与中国的"韩国学"的研究趋势比较为讨论内容。与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的"中国学"一样,中国的"韩国学"也是正在发展中的学界的新兴学科的分支。在韩国,"中国学"已经作为最重要的地域研究分支得到巩固。在中国,"韩国学"虽不能与美国学或日本学等相比,但也正成为重要的地域学分支。这不仅是两国发展趋势的反映,也是两国学术交流的发展趋势的反映。它不仅反映了韩中两国相互关系的发展,而且在两国学术上也具有开始从与过去确实不同的角度认识关于对方重要性的意义。两国这种关于对方国家的研究,与民众文化的相互交流一起,促进了两国人民关于对方国家的理解,扩大共有知识,对长期的新的文化特性的构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没有必要赋予在短短20多年时间内出现的研究成果的特性以过于特殊化的意义。一定要利用这些分析现在的研究趋势与解决将来的问题点的资料的研究分析。然而,有必要对目前在学术领域中出现的人才培养体制和研究成果的偏重性与偏差的问题予以更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 ,韩国的首都汉城市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市政改革措施 ,其中包括组织机构改革、市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便民服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等等。汉城市政改革的基本取向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经营市政 ,二是公开市政 ,三是透明市政。汉城市政改革的取向代表了现代地方政府改革的一般趋势 ,符合现代政治发展的基本潮流 ,因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韩中文化关系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绪  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汉字文化圈”或者“儒教文化圈”等等都是经常用来描述韩中两国关系的词句 ,还有我们常常使用的“唇亡齿寒”和“隔海相望”等词语也都反映了韩中两国关系的特殊性。2 0世纪 90年代 ,中国大陆开始向韩国开放 ,两国之间的交流大幅度增加 ,两国人民也开始了相互间的重新认识。两国人民逐渐认识到 ,虽然韩中两国同属“儒教文化圈”或者“汉字文化圈” ,但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思考和行为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两国人民来说 ,从未有过“美流”或者“日流”的说法 ,但是却出现了“韩流”和“汉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