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姚莉  显森 《法商研究》2012,(2):45-51
为防止借能动司法之名违法办案,应该设定一系列规则,从主体、客体和内容几个方面对能动司法进行程序规制。在能动司法的启动阶段,享有启动权的法官应当依据案件的不同情况有选择地决定是否进行能动立法、积极司法、主动司法和有效司法。在能动司法的运行阶段,法官应该在当事人或控辩双方举证、质证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诉讼内外的方法和手段能动办案。在能动司法的决策阶段,法官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形采用不同的决策原则:在疑难案件的决策过程中,坚持专家参与、分类解决的原则;在社会广泛关注案件的决策过程中,坚持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普通案件的决策过程中,坚持将能动司法作为实现公平正义可供选择的手段之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司法职业道德之基本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考法官职业道德的问题是从三年前开始的。到真正想把它当成一个课题来研究是在去年。从开始筹划选题到约稿、组稿,方才发现很少有法官,学者涉足这一领域。在西方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法官制度非常完善,而法官职业道德或称法官行为准则是法官的必修课。法官一经被选举或任命,即一旦从事法官职业,就必须开始接受这一职业的特别训练,遵从这一职业的“行规”。诸如司法职业道德、法官审理案件的技巧、裁判文书写作训练等等都是法官接受培训时所应涉及的。 正是基于对司法实务研究重要性的认识,编辑部从今年开始将策划一些与此相关的选题。法官司法职业道德就是这其中的一个。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的蒋惠岭法官多年来从事司法审判学方面的研究,在继关注法官独立审判等问题之后,开始对司法职业道德进行研究。从本期起我们与蒋惠岭法官一起展开有关司法职业道德的讨论。希望有更多法官、律师以及法律专家、学者等对此感兴趣的人士参加进来。 本期的三篇文章分别有所侧重:第一篇是蒋惠岭法官的“司法职业道德之基本认识”。这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概括式的介绍,也可以看作是一块敲门砖。今后还会有蒋惠岭法官的对此问题进一步深入探讨的文章;第二篇是翻译的加拿大司法委员会制定的“司法职业道德基本  相似文献   

3.
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之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全国各级法院正在开展“一教育三整顿”活动,法官的职业道德建设被摆到了法官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上来,法官的队伍建设不再仅仅是毫无法官职业特色的活动。由于如何搞好法官的职业道德建设尚属法院队伍建设工作的一个新领域,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探讨。  职业道德的内在要素及其价值取向  所谓职业,从本质上讲是社会职能专业化和人的角色社会化的统一。也正是由于职业所固有的社会性质和地位,决定了每一种职业在道德上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官员要有官德,行医要有医德,从艺要有艺德,经商要有商德,执教要有教德,总之,各行各…  相似文献   

4.
“法官办案热情服务,虽然我败诉了,但高贵法官的办案态度让我由衷感谢。”这是一起民事案件当事人写给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领导的表扬信。谈及此事,法官高贵介绍说,办案中,法官在公正审判同时,更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多和当事人沟通,将审判每个环节的任何工作都要做细、做到位,这样当事人即使败诉,其心里也会舒坦些,  相似文献   

5.
“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最近提出法官要有‘平民意识’,很受启发和教育。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法官绝不能高高在上,而应俯下身来,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最基层去,了解老百姓的司法需求,才能真正实现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希望大家在工作中真正树立‘平民意识’,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尽力为当事人服务,切实对当事人负责,虚心接受当事人的监督,努力让当事人满意,以展示汉江法院法官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6.
劝和     
法官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如何善用手里的法律权杖,靠的是法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就彰显在法官审理案件中如何运用法律、查明事实、洞察当事人内心细微变化。霍邱县人民法院马店法庭的主审法官就从一起离婚案件当事人的细微表现、字里行间推敲出当事人的真实想法,从而调和一起离婚案件,挽救了一个家庭,为社会和谐做出一份贡献。原告董某与被告陈某均是85后,两个年轻人本是同村旧识,建立起恋爱关系后不久便同居生活,并于2009年  相似文献   

7.
我国绝大多数法院普遍存在法官人数多,但业务主十少的现实。我国有28万法官,平均6000多人就有一名法官,英国正式法官5000人,平均11万人才有一名法官;我国法官实际每年人均结案21件,这一数字是美国法官的1/40,法国法官的1/50,泰国法官的1/100,人数之众,办案效律之低下堪称世界之最。实行司法改革对迅速提高法律职业队伍素质是非常必要的。斟此,要将那些不具备法官业务能力的人从法官队伍中精简掉,把法官人员中过多的非办案岗位上的人员分流掉,择优录用,让精英法律人才充实法律队伍。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首先让我们从这个命题谈起,即法官完全不受政府的领导。法官的职位是一个“与其他机构相分离的地方’”。在任何一个自由社会,司法的独立和公正都是一个最基本的要件。法律经过中立的法官的解释,保障全部社会成员的自由和权利。作为一个仲裁者的法官不能是争讼一方或另一方的盟友,这是~个基本的要求。一个独立的法官将扮演这样一个角色:他不因做对事情而得到什么,也不因做错事情而失去什么。因此,法官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履行司法职责。关于法官独立有三个要件:l·任职期的保证;2.经济上的保证;3.机构上的保证。如果法…  相似文献   

9.
2001年5月山东省烟市中级人民法院率先出台地方性《法官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经过一段时间的施行,在该院形成了人人崇尚职业道德,人人遵守职业道德的良好氛围,取得了显著效果。以下是该院院长邹川宁就《准则》的制定背景、制定过程及内容等所撰文章。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加快,法官的职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一个成熟的法官职业已经初步建立。与此同时,对法官的职业道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长期以来,我们忽视这方面的工作,大多以“不索贿受贿”、“不违法审判”作为衡量法官是否称职的标尺。由于标准太低,职业道德实际上已被湮没。个别低素质的法官影响了法官队伍的整体形象。这时,法官们才开始真正地考虑如何维持本职业的尊严、地位、纯洁和水平。这也就是建立“法官职业道德”规范和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夏黑讯 《行政与法》2007,4(3):117-119
法官伦理是伴随着法官职业的形成、发展及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法官伦理和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相适应的一面;同时法官伦理作为一种职业伦理,在很多方面又区别于一般社会伦理,具有自身的一系列价值特点和评判标准。法官的优良职业道德规范决非可以随意制定的,而只能通过社会制定其职业道德目的,从法官的职业行为事实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制定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法院文化建设与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李少平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没有生机和凝聚力;一个职业群体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没有社会责任的担当,也难以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同。在推进人民司法事业的过程中,亟需培育法官群体普遍认可和共同维护的职业精神,以提升法官职业行为的公信力、发挥司法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引导作用。这种精神从根本上决定着公众对司法乃至法律的信仰,集中体现为法官内心深处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对公平正义矢志不渝地追求、对职业道德坚定不移地恪守以及对职业荣誉视若生命地珍惜。  相似文献   

12.
李广兴 《山东审判》2003,19(4):40-43
一、法官职业保障的内涵依照最高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规定,法官职业化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法官不同于其他国家公务员的独特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地位。这四个方面的要求,具体体现为“七条标准”或“七项内容”,即职业准入、职业  相似文献   

13.
刘炳君 《山东审判》2004,20(4):59-63
法院是司法体系的中心。法官乃司法舞台上的主 角。法官职业道德是法律界的主体道德且直接制约着 社会的道德水准和司法状况甚至影响到国内外公众对 一国之国家形象的总体评价;法官职业道德乃法官于 业内和业外所应一体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价 值理念的总和;它是社会道德在司法审判领域的具体 体现;它集中调整法官与社会、法官与公众、法官与当 事人、法官与法官之间的关系;它既是带有审判职业特 点与道德行为规范的高度抽象概括,同时又是富有操 作性的具体指引。法官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在于审判 实践。概言之,"法官职业道德是调节职业集团内部法  相似文献   

14.
韦锂 《中国审判》2010,(9):30-31
本刊讯 为提升青年法官的职业素养、推进司法人才队伍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人民法院近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对青年法官的培养,采取多项措施促进青年法官的成长。通过资深法官将办案经验、方法传授给青年法官,并及时纠正其办案中的瑕疵,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约束——“八小时之外”的意义 法官职业的成熟以及社会对法官职业的期望的提高,自然引起了对法官的所有行为的关注——不仅是职务内的行为,而且包括职务外的行为,即“八小时以外”的行为。因此,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对法官司法职务外的活动进行约束。在职业道德成为约束法官行为的主要方式之后,严格约束司法职务外的活动便成为司法职业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 西方对国家公职人员有个形象的比喻,即公务人员就像生活在鱼缸里的金鱼,待遇虽然优厚,但监督十分严密,法官更是如此。法官下班后的生活虽然不再是在“鱼缸”里,…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问一位中国法官他享受什么样的经济待遇,他会告诉你他享受处级、科级或其他行政职级待遇,而绝对不会是什么级的法官待遇。因为在我国法官没有自己独立的职业待遇体系,他们只能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待遇体系享受相应的待遇。法官职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待遇、职业培训、职业道德、职业保障等。法官的职业待遇作为法官职业保障中的核心内容,需要深入研究。同时在法官职业化的进程如果你问一位中国法官他享受什么样的经济待遇,他会告诉你他享受处级、科级或其他行政职级待遇,而绝对不会是什么级的法官待遇。因为在我国法官没…  相似文献   

17.
法官制度改革的目标应当是“法官要办案、法官会办案、法官只办案”。实现这个目标的标志是:法院里最大的“官”是法官,最高的“长”是审判长。这一官一长只管案件。而法院目前的现状与这一目标的要求相差甚远。为了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任务,必须重新构建能够体现司法特质的法官制度,在这个制度的保障和约束下,造就一支高度职业化和高度自治的职业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18.
奚玮 《律师世界》2002,(6):39-40
在民事诉讼中,诉讼公正是与当事人的地位平等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平等就不可能体现公正。基于民事诉讼的本质所决定,民事诉讼立法应当在程序构造设计上为双方实施诉讼行为提供充分、平等的诉求和抗辩机会,以此保障双方在诉讼中的均衡对抗。只有法官在审判上保持中立,对双方当事人一视同仁,且不存在任何偏爱与歧视,才能确保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开展和获得实效。因此,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9.
肖扬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法官的职业道德、品行修养是世界各国普遍看重的问题,也是我们法院系统近几年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民法官是否具备优良的品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对确保公正司法意义重大。一名优秀的法官,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深厚扎实的法律素养,而且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操。近年来法院队伍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就是由于有的法官道德水平、生活情趣低下造成的。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切实实现三个目标:一要德化于自身。要用良…  相似文献   

20.
陈鹏程 《特区法坛》2005,(6):28-28,50
人民法院实行立审分开后,案件的主审法官没有直接与当事人接触,杜绝了腐败滋生的土壤,有效地保证了法官公正办案。但由于负责立案审查的法官没有参与案件的审理,对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案件,疏于审查或没有认真审查而简单地予以登记立案,造成遗漏或多列当事人等情况,导致主审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追加当事人及重新通知开庭,严重影响了审判效率,特别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为了防止刑事案件的过份迟延,不得不对刑事案件与附带民事部分分开审理,显然与设立附带民事诉讼是为了节约审判资源、降低审判成本及减少当事人讼累的立法宗旨相悖。现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立案审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见解,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