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Footscan的足底力学特征与行走速度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年男性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不同速度状态下足底压力-时间曲线和足底各区域与地面接触时间百分比值进行分析,说明行走速度变化下的青年男性步态特征仍能保持其特异性和稳定性。分析不同速度状态的足底压力-时间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多项式非线性拟合,得到不同速度足底各区域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的N次多项式及R平方值;分析不同速度状态足底各区域与地面接触时间,合理排除无效数据,求足底九个区域与地面接触时间百分比。通过分析足底压力-时间曲线走势及多项式(参考R平方值)以及足底九个区域与地面接触时间百分比数据,研究得出青年人以不同速度行走,足底压力变化仍具有稳定性并保持其自身的特异性,在足迹检验实践过程中分析主体特征和伴生特征时,更能反映个体步法特征的稳定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高毅 《警察技术》2021,(3):54-57
以往对足迹步态特征检验的基础理论研究都围绕着人在行走时足迹压力的稳定性而开展研究,但在足迹检验实践中,也应从同一人体在行走时步态的变化入手,分析人在不同状态时步态的变化和其特定的稳定性。由于人的不同行走状态可以用步幅作为一种限定指标,从传统的足迹特征理论出发,运用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实验对象在仅改变步长条件下的行走过程中,足底10个区域的压强峰值进行测量以及比较其差异性,研究同一人在不同步幅下的步态情况的变化幅度和相对稳定性,以及特定步幅下不同群体的步态差异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同一人在不同步幅下的足迹压力并不稳定,但同一人在特定步幅下足够稳定;并且在限定步幅的情况下,不同群体的步态压力系统存在明显差异。从而验证步态在特定步幅下有着较高的稳定性和极强的特殊性,因此应当将步幅特征体系引入到步态检验的研究和鉴定当中。  相似文献   

3.
从100组立体足迹捺印样本中抽取10组进行数据统计和形态分析,分别以背负、抱负、单手体侧提、双手体前提的姿态负重15公斤进行捺印取样,并测量其步幅特征及步态特征;再分别以背负、抱负、单手体侧提、双手体前提的姿态负重5公斤-20公斤进行捺印取样并测量其步幅特征及步态特征。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总结,发现负荷重量的变化及负重的方式的改变会对足迹的步幅特征和步态特征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实验中发现这种变化,还受到个体力量差异、行走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年龄是人体生理机能和运动机能的时间标志。随着年龄的增长,足底跖区压力分布会呈现一定规律的变化,这对于通过足底跖区压力的不同分布推断遗留足迹人的年龄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分别采集了20、30、40、50四个年龄段人群的跖区压力数据,对跖区压力分布和年龄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足底跖区压力分布与年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为利用跖区压力分布推断年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5.
足迹所反映的压力是足迹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足迹分析和足迹鉴定的主要依据,它直接影响足迹鉴定结论的正确性。我们用国内最先进的压力自动测试系统,对受试者在常态行走进行测试,经计算机数据处理,研究其足迹压力分布及变化规律。以此论证以往足迹分析方法的科学性,使之理论逐步系统化,为今后的足迹分析提供科学根据,为足迹鉴定定量化检验创造条件。 本文论述了步态测试理论基础,测试系统简介,测试方法和统计处理结果以及侦破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footscan平板式足底压力分析系统,运用T检验法,找出赤足和穿鞋正常行走时足底压力的反映异同,进而了解两者步态特征反映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足底压力分布、压力中心(COP)轨迹的形态、变化规律特点,为利用足迹动力形态特征检验鉴定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运用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采集青年人、中老年人赤足行走运动足-地接触动态图像数据,比较分析COP轨迹线形态及足底不同区域压力分布。结果:青年人与中老年人COP坐标变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者的COP轨迹线形态、足底压力分布存在一定差异。结论:COP轨迹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体行走运动的特点,可以用于人身特点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现场足迹能够为侦查破案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而目前足迹的利用却存在着许多不足,足迹的分析和检验也存在着局限性。在综合利用现场足迹时,应将形象特征与步法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结合气味和附着物质的运用,充分发挥足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起足部位步态特征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毅 《警察技术》2012,(4):19-21
根据起足部位步态特征对不同性别穿用鞋所遗留足迹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起足部位步态特征性别差异,进而得出起足部位步态特征随性别变化的规律特点,为利用起足部位步态特征对足迹进行性别的分析检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迅猛发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和作案方法日趋智能化、复杂化,现场其他可利用痕迹越来越少,但是现场足迹的遗留却是作案人难以避免的。因此,足迹检验技术的作用也愈显突出。在足迹检验鉴定过程中,常常碰到犯罪人的足迹与样本足迹个别特征相符合,但其蹬痕、踏痕等部分种类特征却存在一定差异,这就给检验鉴定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了合理地解释二者之间的差异,是本质的还是不同的行走速度造成非本质的差异,本文从实际出发,测量统计了不同人在不同行走速度(静立、走动、跑动、跳动)时平面穿鞋足迹样本的蹬痕直径、跟压半径和踏痕半径,以及踏痕、蹬痕、跟压等步态和步幅特征之间的搭配。根据具体实例的数据并配合直观图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讨论分析;并对各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Footscan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两组不同年龄段的同质人群在赤足行走时的足底压力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赤足行走时,同质人群足底掌区压力的相关特征是有联系的,不同年龄组段的同质人群之间足底掌区压力的相关特征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2.
“六民六步法”让我们找到了居民区管理的红宝书,一步步按照流程来,再也不怕抓瞎了。南江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美兰说起北蔡镇村居管理的新办法,赞不绝口。在村(居)现有的民主管理和民主自治做法基础上,村(居)民主管理“六民六步法”大快人心。  相似文献   

13.
指纹具有人各不同、终身不变的特性。足底乳突花纹也具有人各不同且终身不变的特性。研究足底乳突纹线的分布规律,可以区别手纹与足纹,分析案发过程中留痕人员的动作,区别左右脚,确定足迹的留痕部位,如果留痕条件好,可以推算整个足迹的大小、嫌疑人的胖瘦、性别等等,并进行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14.
基于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对足迹踏痕进行基础量化研究。将不同年龄人群分为青年组、壮年组及中年组三组,分别收集其左、右足落足过程中足跟与地面接触面积占全足的比例(踏痕面积比)以及足迹踏痕角度的数据,进行各组组内以及组间数据分析,以期发现踏痕随年龄变化的相关规律。结果显示,在利用踏痕分析年龄时,不能依据足跟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占整个足迹面积的百分比的特征进行分析;依据踏痕角度,可判断留痕人年龄的大致范围,若在80°~95°之间则属于青年人群,若在80°以下则属于壮、中年人群。  相似文献   

15.
步幅特征作为每个人行走姿态的反映 ,是形成足迹步法鉴定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 ,足迹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作为诉讼证据越来越要求它的科学准确性、理论可依性。模糊模式识别理在步法鉴定中的应用及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码踪经验基础上发展、升华的步法追踪检验应用理论,揭示了人体结构形态与步法特征之间的必然联系,并成为步法追踪检验的根本依据;步法特征的规律性,是鉴别其他类似性质的足迹检验方法是否科学的试金石;步法追踪检验理论的科学性,比照出了"鞋底磨损特征检验"和"动力形态特征检验"无另外新规律支撑的实质。本文为正本清源,深入研究好步法追踪检验,从理论上理清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不同个体不同的踮脚高度的足迹实验样本的测量,发现足宽由于踮起会偏小、足掌压力会增大、趾节与足掌的距离会减小、足趾痕大小会增大、足趾间距大小会减小、足掌痕前缘形态会逐渐平缓;踮起高度对于压力面中心横向变化虽不能确定固定的趋势,但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8.
鞋底磨损特征的稳定性对于足迹的分析和鉴定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以50位男性在不同时期内穿用不同鞋底花纹的鞋捺印的足迹为样本,分别找出每个磨损区域上、下、左、右四个最突出点,对其进行分别标记,同时测量突出点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列表计算和统计发现,尽管某人穿用不同的种类、大小、新旧的鞋子,但磨损特征的比值却较固定。  相似文献   

19.
足迹与脚印     
近年来我国出版的一些刑侦专业教材和技术资料,因编著者不同,对“足迹”和“脚印”这两个术语解释不尽一致,运用也不确切。有的认为“足迹”也叫“脚印”;有的把形象痕迹部分称为“脚印”,而把步法痕迹单列;有的完全以“脚印”代替“足迹”,故有“赤脚脚印”,“穿鞋脚印”,“穿袜脚印”之说。这直接影响到教学和实际工作中“足迹”、”脚印,,两个术语的理解与运用。笔者认为,“足迹”与“脚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等同混用。  相似文献   

20.
在笔迹鉴定中,经常会遇到由于检材与样本的书写速度不同,造成二者间的可比性差,给检验和鉴定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对同一人用不同书写速度造成笔迹变化的规律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很有必要。文章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的人群书写速度变化笔迹特征存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了同一人速度变化笔迹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同一人不同书写速度变化的笔迹既具有不变的稳定性特征,也具有可变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