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静蔚 《学理论》2014,(6):189-190
大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锐,他们与流行文化之间有近乎"天然"的亲缘关系。随着流行文化的盛行,大学生正通过主动接受和被动渗透两种方式影响着思维、观念和精神世界,流行文化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日益增强。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一定的问题,于是,充分发挥流行文化的积极作用,限制与减弱其消极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流行文化加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法改革以促进高校思想教育迈向新的阶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胡怀利 《学理论》2011,(18):277-278
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较大影响,必须正确认识,加强对流行文化的疏导,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多姿多采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多种途径,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33)
大学校园流行文化是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多维度的发展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生活观念受到一定的影响,追求享乐、思想浅薄、崇尚感性、盲目、非理性的倾向日益严重,进而使消极的价值信念成为大学生的信条。针对上述现实问题,笔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理念为指导,分析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现状和趋势,深入剖析其原因,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及其引导策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刘欣 《学理论》2014,(32):289-290
近年来,流行文化在高校校园中得到广泛传播,其蓬勃发展的势头已不容小觑。通过对流行文化及其特征的分析,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影响的阐述,探索出流行文化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如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组织来传递教育信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工作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廖俊宇 《学理论》2013,(9):307-309
后现代思潮、全球化浪潮、流行文化和网络技术化是当代中国大学生面临的来自西方世界的文化语境,它们对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给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带来显著的冲击。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克服新困难,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29)
受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爆炸的影响,欧美、日韩等国的流行文化肆意占领着中国大学生的思想领地,各类腐朽、堕落、颠倒的价值观势不可挡地入侵。正视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状,从高校、家庭、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探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胡梦湘 《学理论》2014,(9):273-274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负面的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契机。在流行文化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观念引领、理论建构、队伍打造、环境熏陶、方法创新、社会实践、亲情感染、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汪金英  李光玉 《学理论》2012,(16):270-271
改革开放以后,时尚文化在中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学生作为最能代表时尚潮流的一个特殊人群,受时尚文化的影响最大。由于时尚文化自身的流行性、短暂性、大众性、易复制性等特征,时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价值主体的自我化与社会化对立;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一元化对立;价值评价的低俗化与审美化对立这三对矛盾。重新构建时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规范文化事业发展就成为了高校德育工作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必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流行文化因其平等性、多样化、娱乐性等特征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冲击着高校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迎接挑战,改革创新教育形式方法,塑造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魅力。  相似文献   

10.
"无厘头文化"是当前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显现的文化现象之一.它的流行有特定的地缘逻辑与深刻的时代原因.由"无厘头文化"而次生出来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困境,有整个社会环境的外部原因,也有德育体系自身的问题.为此,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应对方策,以助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大众文化对大学生影响较大、影响面也较广,并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道德选择的混乱,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普遍要求也比较高.为适应大众文化对大学生影响不断增强的现实,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龚文静 《学理论》2013,(22):205-206
高职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是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建构。部分高职大学生文化的自发状态包括对传统文化的消解、对流行文化的盲动、对意识形态文化的淡化等,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概括,认为必须在爱国、敬业中实现文化的自信、在自由平等中实现文化的自主,在文明、和谐中实现文化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流行多种文化,纷繁复杂,社会的各个方面无时无刻不在受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在高校学习和生活的时代,“弄潮儿”面临前所未有的文化挑战,在肩负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同时,他们的文化取向也从另一个侧面预示着文化的前进方向.着重论述多元文化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与民族精神的培育方式.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飞速发展,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也给大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如何认识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开展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高校必须认清形势,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相似文献   

15.
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有教的因素,学的因素,有教学计划及教材内容的因素,也有学校管理和实验设施等原因.然而,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影响,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一、社会思潮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社会思潮,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在一定的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中形成的,具有较大影响的社会心理倾向的表达、口号的传播、情绪的共鸣或思想的流行.在阶级社会,社会思潮既有一定的阶级性,又有一定的广泛性.先进、正确、科学的社会思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31)
校园"短信文化"是学校的个体间通过手机短信进行社会交往及在校园生活、学习、娱乐等活动中交流讯息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它主要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其作用也集中于学校个体和群体间。文章从社会心理、社会文化及技术功能三个维度来探讨大学校园"短信文化"流行的原因,论述大学校园"短信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流行文化、校园文化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曾是校园文化的摇篮,长期的书院传统和学术氛围的熏陶,校园文化形成了其特有的价值倾向和文化特色。但曾几何时,青年学生发觉自己被铺天盖地的流行文化包围着、诱导着;流行歌曲、流行音乐、流行小说、流行明星、卡拉OK、现代舞蹈……无所不在地渗透进校园,占领了原本属于“学术报告”、“艺术欣赏”的海报栏、报告厅。流行文化挤占校园文化的领地,令关注着大学生的人们“几多欣喜几多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西方文化思潮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多维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应当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育具有社会主义现代价值观的主流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9.
赵大海 《学理论》2010,(9):8-10
流行腐朽政治文化已成为社会一大顽疾,腐蚀人们的心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然而,流行腐朽政治文化的社会顽疾却令反腐倡廉工作充满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在分析了流行腐朽政治文化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后,提出了消除流行腐朽政治文化影响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加强了各国的联系,多样化文化正在对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全面和深刻的影响。随着中国跻身全球文化,人们越来越对外来文化产生兴趣,通过媒体、广告、音乐、影视等各种消费形式,获取信息、娱乐和审美享受。文化正在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并且成为国民经济和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成长与全球化、数字化时代同步,他们是流行文化最敏感、最前沿的实践者。本调查发现,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