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探侗族民族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大林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事实上,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的四大特征之一,它是民族特征中最活跃最持久的因素,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通过民族共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点以及民族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当然,心理素质本身,或者象人们所说的‘民族性格’本身,在旁观者看来是一种不可捉摸的东西,但它既然表现在一  相似文献   

2.
《今日民族》2008,(10):34-35
什么是民族?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蒙古族、基诺族等。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和规律。民族的诸要素,特别是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等将长期存在,民族差别将长期存在,因而民族也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3.
民族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具有若干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这个人们共同体之所以被称为民族,是因为它具有共同生活的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含认同心理)等基本要素和基本特征。而民族的形成和存在,在人类历史发展全过程中,仅属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形成之时期、发展之过程和消亡之时代。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时有分化,时有组合,呈现出民族稳定性的相对状态。民族自其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出现之后,至少有两点表现最为  相似文献   

4.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不同的经济发展、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民族的特殊性格,使得各个民族形成了不同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历史地凝固了的文化,体现着民族的文明。文化传统是内化为民族个性的文化,反映着民族的个性。文化传统是在长期的历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他在这里讲的是资本主义上升时代形成的民族。根据列宁和斯大林的理论。在社会主义制度中,旧式民族必然要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民族。但是从民族的四个要素来讲,社会主义不会使民族特征消失,而是它充分发展繁荣的时代。我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内民族关系已明显地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本文力图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诸方面来反映并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成果及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一、民族文物的界定:民族是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过去认为其特征为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建立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些原生时期的概念已经被事实所突破,很多民族内部语言已经是不再统一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实际,也不再有共同地域的概念了,基于此,经济生活也就极少表现共同的特征,只有那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而形成的心理素质仍顽强的存在着,一度出现的全球性的“寻根热”就突出地表明了这一状况,美国的黑人、苗民、印第安人等就是如此,日本大和民族也如此,在我国也存有类似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民族精神中的“民族”是指国家层面上的“民族” 要弄清楚民族精神这一概念必须先弄清楚“民族”这一概念。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一定义为大多数学者所公认,是民族划分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8.
既然我们讲广义定义的国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总称谓,那么,国学就不应该是中国一个地域或一个民族的。这是因为中华文化本来就是对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而传统文化也同样是56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按照《辞海》上的定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国的56个民族,正是按照这样的定义确定的、这56个民族各自发展,又最终融合为中华民族一个大家庭,各自走过了自己独特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评哈尼族族源四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尼族共有125万多人口(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是我国西南边疆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山居农耕民族之一。但由于历代汉文史籍文献记载较少,本民族又无文字记载可供探研,在其族源问题研究中,学术界观点颇有分歧,各持己见,莫衷一是。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既是一个人们共同体,又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而不是什么永恒凝固不变的东西,也不是光靠血缘纽带维系着的群体;民族有其自身形成、发展、消亡的必然规律和条件。几乎人类世界所有的民族、在其形成、发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既有密切的交往合作,也充满了矛盾和斗争,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关于民族的概念  斯大林同志曾给民族下了一个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每个民族,都有在它的全体成员中统一使用的共同语言。而民族共同语往往是以某种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般使用这种方言的地方,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共同语形成之后,一些…  相似文献   

11.
一、民族≠氏族 氏族和民族都是人们共同体,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氏族存在于原始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氏族极易分裂,很不稳定。 民族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一般经由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逐步发展而形成的。民族以共同地域为基础,以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为基本特征。民族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不会很快消失。 二、民族≠种族 种族是以头发、肤色、体形等生理遗传特征来区分的。这种特征是在一定的地域内,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因此,种族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一…  相似文献   

12.
一、民族精神中的"民族"是指国家层面上的"民族"要弄清楚民族精神这一概念必须先弄清楚"民族"这一概念。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贵州省与越南接壤,由于天灾人祸,逃租躲债,武装反抗封建统治者失败,为避免被镇压、屠杀等等原因,居住在贵州的苗、布依、仡佬、水等民族,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的路线,经云南或广西移居越南,人数众多。 越南是根据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即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等4要素来识别民族的,但强调民族自觉意识,在一些具体民族的识别上,与我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我 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 ,而且它们往往又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我国少数民族中 ,宗教信仰极其广泛 ,宗教问题经常以民族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 ,成为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问题中的敏感因素之一。所以 ,把握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关系 ,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对于我们正确对待及处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一、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区别   1 含义不同。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 ,以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为…  相似文献   

15.
民族和国家都是人们共同体,都形成于原始社会崩溃和阶级社会确立的时期,而且都是以共同地域为基础成长和发展的。尤其在单一民族国家里,民族的基本特征与国家某些方面的特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如民族语言,同时也就是国家语言;民族共同地域,同时也是国家的版图范围;民族的经济生活就是国家的经济生活;民族的心理素质也就是国民的心理素质。因为在单一民族国家里,民族成员与国民、民族地域和国土一般来说是重合的。说某一民族也即指某一国家,说某一国家也指某一民族。也许因为如此,英语中的nation才既指国家又指民族。然而,民族与国家在形成和发…  相似文献   

16.
从文字上而论,“夏”同以后的“华”的概念接近,甚至说,二者之间存在着颇为密切的关系。西周时期“夏”主要用来指代周王朝的直辖领域,春秋以后其范围逐渐扩大。而“夷”的概念则产生久远,起初并没有包含受到歧视的内容,与战国以后的夷狄概念是大有区别的。无论就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先秦时期的戎夷蛮狄诸多人们共同体,都还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相互渗透混融为普遍的历史现象。华夏与夷狄观念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饮食、衣服、社会生活习俗和物质文化等方面。然而,随着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彼此间的诸多差别也逐步消失。  相似文献   

17.
五、民族(一)不定项选择题1、民族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这是由于民族具有A.共同的地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B.共同的血缘和共同的祖先C.共同的生理特点,如肤色、体型等D.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心理素质答:(A、D) 辨析: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是“民族的基本特征”。此题要求学生区别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特征、民族的特征以及种族的特征。B项的干扰性在于用氏族、部落的特征代替了民族的特征。C项则用种族的特征代替了民族的特征。2、在资本主义社会,民族问题是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在政治上实现了  相似文献   

18.
山地生境与贵州少数民族物质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了在民族演进过程中,贵州各民族物质文化所表现出的民族独特性、地域差异性、历史不平衡性以及各民族之间文化融合等诸方面的特征。并着重阐述了贵州各民族的物质文化的共同基础是山地经济。  相似文献   

19.
风俗习惯,是指一个民族表现在婚姻、丧葬、节庆、礼仪、娱乐及衣食住行等方面,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喜好、风尚、习俗和禁忌等。它是一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心理素质。 风俗习惯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对它加以调查研究,乃是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了解民族的社会历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是在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心理素质等因素的作用下历史地形成起来的人们共同体。它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一般说并不是一个政治实体,也不是组织起来的社会实体。在实行联邦制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和国家具有同位体的意义,民族在这里成为一个有政治组织形式的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