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实》1994,(3)
“不搞争论”与“统一思想”中共射阳县委杜渺来稿认为:小平同志“不搞争论”的观点与我们党经常倡导的“统一思想”,在实质上是一致的。①两者都承认有不同认识是正常的。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列举了人们对“傻子瓜子”问题,对改革开放问题,特别是对农村搞家庭脱产承...  相似文献   

2.
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有的同志把“解放思想”、“不搞争论”理解为改革开放中可以少讲或不讲姓“资”姓“社”。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以下简称三卷)后,觉得这种看法是十分浅薄的。 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小平同志是处处捍卫社会主义的。在三卷中,他在开篇说明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最后一篇坚定宣告“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邓小平文选》第383页,以下引用该书只注页码)全书有100多处明确说我们“是社会主义”,我们在“搞社会主义”,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显然,把小平同志“解放思想”,“不搞争论”理解为不问或少问姓“资”姓“社”是不正确的。那么,什么是邓小平同志科学的姓“资”姓“社” 观念呢?这是学习三卷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学习三卷,正确地看待姓“资”姓“社”问题,就要在三卷中寻找一个如何区分“资”与“社”的思想体系,而不是着眼于只言片语,抓住其中几个简单的抽象结论作文章。对此,我认为至少应当从三个不同  相似文献   

3.
“不搞争论”之我见刘春鹏,张兆华邓小平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提出不搞争论。他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以下凡引用第三卷的,只标页码)对于这一发明,我们应怎样理解运用呢?一、不搞争论的目的是从大局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的南巡谈话中指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74页)小平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说:“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卷次和页码)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提出一个值得重视的论点,即在改革开放中“不搞争论”。他在谈到推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说,对于改革开放,不仅是在办经济特区问题上,更大的是在农村改革问题上,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对此,我们采取的政策,首先是“允许看”,即“不搞强迫”,“不搞运动”;但另一方面,也“不搞争论”,“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可见,“不搞争论”,不是一个偶然的、随意的提法,至少是与“不搞强迫”,“不搞运动”具有同等意义的论点,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中“不搞争论”?邓小平同志言简意赅地指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我认  相似文献   

7.
《党建》1999,(4)
第一,不搞争论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思想。邓小平同志在南方重要谈话中指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全党来说,不搞争论是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保证工作中心真正放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精力于事业,避免因无谓的争论而浪费宝贵的时间;是为了维护党和国家的大局,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避免因无谓争论而损害社会政治稳定。第二,不搞争论,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摒弃了过去那种搞运动、搞大批判的做法,体现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要保持社会的稳定.以稳定求发展,以秩序求前进。邓小平同志反复要求:“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6页)。他还说:“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4页)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发展就会一事无成。当前,在社会稳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安定的因素。从我们株洲的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一是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相互…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他说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我们确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永远不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小平同志所说的“战略布局”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指出:我们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1992年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建设都搞…  相似文献   

10.
凌河 《学习导报》2012,(21):46-46
这是28年前的一件往事——1984年4月,武汉一位工人,因为亲身受到的冤屈而给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不称“军委邓主席”,也不称“中顾委邓主任”,而是恳切地写道:“小平同志。我这样的称呼,似乎不太礼貌,若有不妥之处,请给予责备。”小平同志看了这封“称同志”的信,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和全国各地的广大干群一样,都在认真研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感受最强烈的就是贯穿在三卷各个篇章中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思想,即小平同志坚持不渝的“人民标准”。 所谓“人民标准”,小平同志一再告诫我们,在改革开放发展的每个阶段,每个时刻,干每一件事情,都要密切关注着“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他的这一重要思想本来是很明确的,“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干什么?当然是干社会主义。但是近年来,有人离开干社会主义这个前提和目的,把“不争论”绝对化,认为“不争论”就是在一切问题(包括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大是大非问题)上都不要争论。笔者认为,这是同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3.
一、搞争论———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思想众所周知,不搞争论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思想,是邓小平同志的创造。然而,邓小平同志是不是一味地反对搞争论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搞争论同样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思想。二十年前,在中华大地上掀起的、波澜壮阔的真...  相似文献   

14.
坚持独立和主权,发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致力于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基本精神。在《振兴中华民族》这篇谈话中,小平同志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他强调“中国人要振作起来”;“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谈谈“振兴中华”这一导引中国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小平同志在指导全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军中,总结了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就是“不争论,大胆试,大胆闯”。这条经验不仅是我们过去推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功地进行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们今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导思想。没有胆量,改革就搞不成。 小平同志在总结这条经验时,还看到了它的另一条好处,就是不争论,可以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在小平绘制的改革蓝图上,时间问题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总是再三强调:要“抓住时机,推进改革”,“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改革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国和全省都在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今年年初巡视南方时的重要谈话。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高瞻远瞩,在关键时刻,讲了一系列重大的、关键性的问题,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伟胆略和远见卓识,充满了马列主义的唯物辩证思想,回答了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对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宝贵经验的总结,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发展和重大贡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南。小平同志谈话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能变,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不能变,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能变,要求我们抓住当前国际国内有利时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实践,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其他各方面的工作都要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中强调,要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坚持“两手  相似文献   

17.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与“重点论”是什么关系?编辑同志: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方针。在《邓小平文选》第3卷中,努力把“两手抓”的指导思想真正落到实处,是小平同志多年来的殷切期望和具体要求。学习中,有的同志谈到...  相似文献   

18.
“发展才是硬道理”于光远小平同志的论述两年前,小平同志在南方几个城市视察,发表了重要的谈话,对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起了历史性作用。两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受到全世界普遍注意,中国人民更是欢欣鼓舞,对光辉前景信心倍增。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有一句名言“发...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指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小平同志对我党长期以来检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标准的科学总结和概括。为了准确运用这一标准来指导和衡量我们的各项工作,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 1.“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前提是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 我们党领导的各项改革决不允许从根本上搞资  相似文献   

20.
《党建》1994,(5)
对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周昌喜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他在几十年革命生涯,尤其是领导改革开放的十几年中,不仅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