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边国家对中国战略矿产海外供给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其中两个因素决定着中国战略矿产资源的安全,一是便利的运输条件,这是安全并及时获得矿产资源的重要保证;二是周边国家在全球战略矿产资源生产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战略矿产资源合作关系主要受制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因政治和经济关系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二是区域外大国与中国的地区博弈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如何调整政治关系来稳定或促进战略矿产资源贸易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任务。因此,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的战略矿产资源合作是中国和周边国家合作的重要内容。在周边外交中,中国需倡导合作发展理念,通过外交保障、机制设计、通道保障等多种途径实现矿产资源供给安全,积极推动周边合作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发展与共同安全。  相似文献   

2.
周边外交是新中国外交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的地位十分突出.分别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周边外交思想是我国制定实施周边外交政策、开展周边外交工作的指导原则.从总体上看,三代领导集体的周边外交思想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周边外交领域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但三代领导集体的周边外交思想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方式方法、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准则、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侧重点以及解决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边界纠纷的方法等方面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生存发展环境,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在我国外交战略中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年里,我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本文并非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全面论述,而仅仅是一些思考的片断。 一、建国初期的中国周边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年轻的共和国需要广交朋友,走入国际社会,希望与世界各国普遍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展友好交往。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尽快与我们的周边国家建立友好睦邻关系,以便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能有一个和平、安宁  相似文献   

4.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突出周边在国家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扎实推进周边外交,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努力实现共同发展. 亲诚惠容,和合共生.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外交理念.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同周边国家交往中逐步形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睦邻友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和谐周边"等一系列外交原则和方针,指导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特别是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理念,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以增进战略互信为首要,倡导联动发展、共同繁荣和对话协商,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担当.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在合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当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坚持命运与共、和衷共济,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越走越深、越走越实.  相似文献   

5.
中国周边公共外交的主要目标是在周边国家塑造命运共同体意识,主题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要抓手是拓展人文交流。中国自身在周边公共外交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没有从理论和实践上解释清楚周边公共外交的理想追求、在文化层面尤其是价值观方面的公共外交有着诸多误区以及在具体操作层面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等。为此,中国应当勇于探索,努力建构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指明其超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地方;破除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误区,创新文化沟通思维,发展共同价值观;摆正心态,优化周边公共外交的整体布局,壮大公共外交发展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6.
郝昆 《当代世界》2014,(2):77-77
<正>2013年10月,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次就周边外交工作专门召开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指出,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中国和周边国家人民往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要全方位推进人文交流,广泛做商界、学界、媒体、智库等阶层工作,广交朋友、广结善缘,打造一支活跃在周边的民间外交队伍,润物无声地增强中国的影响力。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巩固和扩大与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实践过程。中国古代向来有“协和万邦”的历史传统,对待周边国家更是强调“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促使周边国家与中国建立和保持睦邻关系,尽可能地创造一种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以便中国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国内经济建设,并努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期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气候外交也成为全球外交领域的热点。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外交实践中,中国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气候变化战略及与之相应的外交政策。当前可从以下几方面统筹我国气候变化战略和外交战略:加强顶层设计,职能统筹,协调相关各部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外交政策;及早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减缓战略"和"适应战略";利用发达国家的危机,灵活应对,争取气候谈判中的主动地位和话语权;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努力;充分认识和发挥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加强关于气候问题的公共外交和舆论引导,全面介绍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与进展。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周边国家对华"近而不亲"的困境愈发凸显。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具有非对称性、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美日的势力在中国周边地区的介入和离间等是导致"近而不亲"现象的影响因素。化解"近而不亲"困境,不能只依靠公共外交,还需综合运用其他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活跃。对于有14个陆上邻国的中国来说,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政治关系是中国重要的安全利益。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八字方针,并提出推进周边外交的两种方式,一是加强睦邻友好,二是加强地区合作。地区合作首次成为中国推行周边外交的主要政策手段。在亚洲的地区安全合作制度方面,1994年中国加入了东盟地区论坛(ASEAN Regional Fo-  相似文献   

11.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其对中国的战略遏制不断增强,导致中美战略竞争压力向中国周边地区传导,使得中国开展周边外交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但在此较为不利的环境下,得益于中国采取稳定、一致和可靠的对外政策,以及在抵御美国极限施压上展现出坚定的态度和较强的应对能力,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政策认同和战略信心有所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实现普遍加强和改善,周边热点问题也得到较为有效管控。中国需要继续保持战略耐心与战略克制,塑造周边国家对中国行为方式的稳定预期,提升自身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张建 《当代世界》2013,(6):41-43
中国向来重视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将其视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石。十多年来,中国先是将"周边是首要"确定为中国周边外交的指导政策,随后又提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和"睦邻、富邻、安邻"的政策,积极深化与周边国家  相似文献   

13.
首脑出访与中国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系统考察从新中国成立到2006年的中国首脑出访活动,揭示了中国外交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重心和特点,并进而探讨了首脑出访在中国总体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反映出的中国外交风格。首脑出访的增加,既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体现,也是当今全球化形势的客观要求。首脑的高频率出访,反映了首脑外交在中国总体外交中地位的上升,以及与相关国家关系的状况,首脑出访的议题和作用的变化,体现了当今中国外交乃至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袁正清 《当代世界》2011,(11):67-68
随着中网综合阳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崛起成为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议题之一,它对世外意味荷什么,中国如何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新世纪的中国外交发生了什么变化,未来中国外交的创新之路走向何方: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逸舟教授在推出了《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和《中国外交新高地》之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日本采取咄咄逼人的外交攻势,令人关注和担忧,它已经正在并将继续损害日本与中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给东亚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健 《国际展望》2022,14(1):23-37
2017年以来,中国周边安全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在安全上,美国以推动"印太"战略、强化美日和美韩同盟、借议题拉拢东盟等手段将战略布局深度集中到中国的周边地区;法国、英国、德国、欧盟也紧随其后,开始深度介入"印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安全事务和互联互通进程。在经济上,全球化已进入"慢速"阶段且越来越以区域化的方式展开;而机器人、3D打印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运用将继续推动区域化进程,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对双方来说都更为重要。无论是在安全上还是在经济上,周边地区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都在迅速上升。中国应更加重视周边外交在总体外交布局中的地位,要总结历史和当代中国营造良好周边环境的经验;争取处理好中美日、中美韩、中日韩、中俄印等一些大三角关系;将周边地区打造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节点和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示范地区;积极提供地区公共产品,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熊伟 《当代世界》2009,(5):58-59
2008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中国外交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创新和调整,其中特别令人瞩目的一点是,多边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分量显著增加,其地位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翟崑 《国际展望》2014,(2):1-16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日益引人注目。中央周边工作座谈会确立了通过周边外交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实现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中国需要在自身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平衡好自身影响力与外部制约力这对矛盾,着力突破三个层次的制约:在全球层次,中国应加强自身的改革开放,发挥主力作用,引导周边国家实施"综合治理",以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周边难题";在周边层次,中国应实现对睦邻方针的继承和创新,通过整体优化、变通适应和合作共赢的"适应性共赢",化解"中国与周边的塑造与反塑造难题";在行为体层次,中国应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着力推进区域安全合作、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强调自我约束、矛盾管理和共同责任,以"修己安人"构建"中美邻"良性互动框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周边国家众多,环境复杂,是中国外交的首要地区.今年以来,朝鲜试导试核,半岛飙升为全球热点,地区安全形势趋紧;周边国家政治乱象多于常年,经济整体呈"多元增长、势头强劲、整体共兴"局面;区域合作势头强劲,主导权之争依然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20.
周边是中国从地区大国向世界大国真正转型的必经之路,是新时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周边外交思想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精华,继承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领导人外交思想,有利于改善中国在周边国家的形象、构建新型周边国际关系和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格局。在积极运筹中争取周边战略主动,全面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周边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成为新时代周边外交的实践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